為響應國家和地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戰略,東莞建行“領先一步”,著力打造服務高科技企業的首選“專業銀行”,打響“Fit粵科技”品牌戰略。成為第一家在廣東省分行系統內與政府簽訂科技金融代償、貼息協議的二級分行,且政府給予100%本金代償、70%貼息,在全國建行屬首創;第一家在本地同業中與市政府簽署覆蓋全市5200家科技企業融資支持計劃的銀行。目前,已開戶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80戶,覆蓋率達到90%以上,綜融業務發生量56億元,信貸余額53.2億元。東莞建行以絕對領先金融同業的優勢,強勢唱響了建行“科技金融好聲音”。“科技金融,首選建行”成為了莞邑家喻戶曉的廣告詞。
銀政合作——“獨步領先”
“李專員,最近我們打算制定《東莞市促進科技金融發展實施辦法》,幫我們參謀一下,有什么好的提議?”科技專員李甄剛在科技局的辦公專桌坐下,政策調研科科長便前來征求意見。
自2016年6月,東莞建行的科技金融專員到科技局“上班”之后,科技局、金融局在制定科技金融政策之前,便形成了征求建行意見的“慣例”。這無形中讓東莞建行擁有了更多科技金融政策的“場外游說權”。
2015年2月,東莞建行方面邀請當地政府領導到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全國最為專業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連城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后,便初步達成了政、銀、評三方合作意向,建立起“政府增信+金融工具+專業知識產權評估”合作模式,拉開了東莞建行與市政府科技金融合作的序幕,取得同業先發優勢,掌握主動權。
此后,科技專員每天都會有半天時間到科技局“上班”,不斷傳導東莞建行科技金融的最新動態和亮點。還邀請分行住房與個人消費部、個人客戶部的負責人和骨干組成團隊上門為科技條線的公務員及親屬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產生了“近水樓臺”的粘性效應。如科技局為科技專員準備了專用茶杯、停車位。獨家參與科技局舉辦的各類培訓和宣講會,建行擁有了了獲取科技企業名單的資源優勢。創新“助保貸”,歷史性地推動銀政合作關系邁向縱深。2015年6月,政府采納東莞建行提出的建議,雙方簽訂《東莞市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推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書》。協議規定:1500萬元以內的貸款可計提貸款金額的10%納入市政府風險補償金池。政府在風險補償資金池范圍內給予100%的貸款本金代償,還給予最高可達70%的貸款利息補貼。協議在全省各地市均屬于“首創”。
孵化科技——“成長搖籃”
“沒有建行的‘科技信用貸’支持,我們的品牌不會走得這么遠。2016年,感謝建行一路同行”。這是東莞某科技公司董事長邱老板在元旦前夕給分行行長發來的一條感謝信。
該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企業,主要從事PCBA、LED封裝及光伏等行業關鍵設備。2016年,在東莞建行的大力支持下實現快速發展,主要裝備全球占有率達17-22%,其中的GKG印刷機是中國SMT領域最大的設備制造服務商,已成為國內第一品牌,全球排名第二。2016年8月3日,建總行王洪章董事長走訪了該公司,對當地分行服務科技企業和小微企業,助力當地實體經濟發展給予充分肯定。
東莞建行助力科技企業的孵化和騰飛,以“融資+融智”實現高新服務全覆蓋,對接改革轉型最前沿,見證科技企業的孵化以及造福大眾的奇跡,實現科技與金融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聚集融合,大力推動實體經濟的蓬勃發展。組建分行班子、團隊、網點三級分層推動小組,組建科技專員隊伍提供專業服務,實現專業團隊“三級推動”。獨家獲取4大類科技企業名單,建立科技企業的“”客戶資源庫,實現對全市科技企業的批量化營銷。成立“Fit粵科技金融聯盟東莞分聯盟”,包括政、企、銀、投、評、學各方力量,精心打造“科技、金融、產業”三融合的高端服務平臺,為高科技企業提供“量體裁衣”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一戶一策”精準個性需求,定制個性服務,著力成為每一戶科技企業的“專屬銀行”和“伯樂銀行”。
敢為人先,勇于爭先。分行相繼發放了全省首筆“科技投貸通”、“科技投貸聯”、“科技信用貸”、“機器設備按揭貸款”。幫助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新三板”,助力制造業名城的“機器換人”計劃等做法,高度契合了市政府提出事前“雪中送炭”的思路受到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