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必然選擇。”南寧市正在謀劃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增強經濟支撐能力,增創首府發展新優勢。
8月28日—31日,中國共產黨南寧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官方介紹,“十二五”時期,南寧主要經濟增長指標高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總量占全區比重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投資、全部工業總產值連續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大關,均實現翻一番;工業利稅躍居全區首位,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區比重超過三分之一,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區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城市,也是帶動全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王小東在會上稱,未來五年,南寧市要圍繞勇當廣西“兩個建成”排頭兵的奮斗目標,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等“六大升級”工程,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工業是南寧產業發展最大的短板,也是最大的潛力所在。”王小東說,要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產業,改造提升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千億元園區、千億元產業、百億元企業,加快建設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
南寧市官方提出,依托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大力發展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進建成富士康千億產業園、研祥智谷等項目,打造區域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此外,加快引進核心技術,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鋁精深加工、智能制造、軌道交通裝備等一批先進裝備制造業。南寧將實施園區經濟倍增跨越計劃,進一步拓展空間、完善功能,做大做強3個國家級開發區,推進縣區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到2020年實現全市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
“首府城市資源和要素集聚能力強、市場容量和發展空間大,發展服務業優勢突出。”王小東稱,南寧市要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質量提高、結構提升,打造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
為此,南寧市提出深入實施“引金入邕”戰略,加快建設五象新區總部基地金融街等金融集聚區,建設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加快建設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南寧空港物流產業園等物流集聚區,建設區域性國際商貿物流大通道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物流節點城市。
此外,南寧將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業,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市、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市建設,促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建設中國國際養生休閑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實施“10+3”特色農業產業提升行動,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創新是促進發展動力轉換、推動更高層次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南寧市提出,加快南寧·中關村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努力打造面向東盟、輻射西南中南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科技中心、示范中心和服務中心;扶持和推進石墨烯、機器人等等重點領域技術應用,加快產業化步伐;探索發展“互聯網+”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南寧市官方表示,狠抓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提升投資有效性和企業競爭力。南寧市將認真研究和落實國家、自治區產業政策,根據行業、企業實際精準施策,幫扶企業增強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形成百億元企業為先導、十億元企業為帶動、億元企業為支撐、中小微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同時,大力實施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重商親商護商的良好環境,堅定企業投資發展信心。
“作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代表,中國中車落戶南寧,將進一步打造優勢產業、吸納優質資源、布局廣西、輻射東盟的重點產業基地。”中車南寧產業基地綜合管理部部長葛雷稱,中車將立足南寧,服務廣西,輻射東盟,形成1+X和1+Y產業格局,全力打造南寧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100億集群,推動廣西高端裝備制造業取得新突破,實現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