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州吳中全區科技創新暨人才工作會議在澹臺湖大酒店圓滿舉行。該區四套領導班子、開發區、鎮(街道)、局機關主要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創新型民營企業、科技創業園(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及人才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懇作了題為“智能機器人技術與發展”的精彩分享。陳教授分別從發展歷史與國家戰略背景、發展挑戰與核心技術方向、中國智能機器人發展對策、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等四個方面解讀了智能機器人發展的廣闊前景與市場潛力。與會代表,開發區、高新區、綠的諧波、蓋睿醫療等四家單位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同時大會還表彰了優秀人才代表,舉行了智能傳感技術研究所、蘇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簽約儀式,蘇南機器人與精密智造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蘇州市吳中區智能制造產業聯盟揭牌儀式。
唐曉東區長肯定了近年來全區科技創新與人才工作,并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的意識;二是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重點環節的突破,進一步突出產業高端發展,進一步凸顯企業主體地位,進一步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進一步加大開放創新互動;三是堅定不移強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的建設,強化載體支撐作用,增強服務體系活動,完善政府創新服務。要求大家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擼起袖子,甩開膀子,撲下身子,回答好、落實好“創新四問”。
據了解,本次大會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蘇州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人才優先發展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江蘇省吳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空間布局規劃解讀》、《吳中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發展(2017-2020年)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等文件材料,出臺了相關的一系列獎勵政策,摘要如下:
●著重引進頂尖領軍人才。聚焦機器人與智能等重點產業,給予500-3000萬元項目資助,并給予引才單位100萬元獎勵。
●科學界定緊缺人才。強化企業主體作用,注重市場評價,實施以薪酬為核心的緊缺人才界定方式,逐步淡化企業高層次人才學歷要求。到2020年,引進1000名左右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并給予6-12萬元薪酬補貼。對引才企業和人才本人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補助和50萬元安家補貼。
●重點扶持青年人才。支持創業青年、科技創新青年、青年技工、公益創客等青年群體發展。到2020年,扶持100個左右有一定技術含量和發展前景的青年創客,對符合條件的青年創客給予最高50萬元項目資助。
●加大科技創新激勵制度。創新領軍人才項目資助中人員績效支出比例上限提高至50%,其中用于領軍人才個人的績效獎勵及補助不低于20%。事業單位創新業績突出的,可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量。
●強化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擔保公司和保險公司分別為人才企業提供信用貸款、無反擔保條件的融資信用擔保、貸款保證保險,單戶500萬元及以下的,每年按新增業務總額的5%給予獎勵,專項用于對沖風險、彌補損失,單一機構每年獎勵最高200萬元。引導社會天使投資機構投資初創期人才企業,按實際投資額給予最高15%(單個項目最高50萬元)補貼。發生投資損失的,按實際損失額給予最高50%(單個項目500萬元)風險補償。到2020年,50%以上的人才領(創)辦企業獲得首筆融資,創投機構民間投資比例增大,早期投資案例占比增加到2/5。
●注重引進柔性合作人才。進一步細化落實東吳柔性智力集聚計劃,鼓勵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等企事業單位柔性地引進地市級以上人才計劃入選者。對通過產學研合作形式到本區進行成果轉化的,除對人才本人給予一定的勞務補貼外,對人才所屬高校院所、區用才企業分別給予合作金額10%但不超過5萬元的薦才獎、用才獎。
●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引入專業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拓寬高端人才尋訪渠道,視引才成果給予一定獎勵。通過獵頭機構引進年薪20萬元以上人才并全職服務2年以上的 ,按傭金的50%(單個人才最高15萬元、同一年度單個企業最高100萬元)給予企業引才補貼。
●支持人才企業市場拓展。對非政府采購中本區企事業單位首次采購創新產品,給予采購單位實際采購價10%(最高50萬元)的補貼。高層次人才企業參加各級行業主管部門統一組織的博覽會、交易會、展銷會等各類商貿促進及展會活動的,給予參展費50%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補貼,在區鎮相關展示館新增人才企業和創新產品展臺。激勵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及不同產業間的跨界合作,對促成合作的組織或個人,給予20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