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市規劃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2016年,通過西寧市規劃建設系統的不懈努力,全年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44.5億元,同比增長30%,有力地支撐了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全面推進“暢通西寧”三年攻堅工程。實施“外環內網”94條道路建設,開工68項,昆侖路拓寬改造、峽口路互通立交等16條建成通車,鳳凰山路、昆侖大道西延段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初步構建了“外環內網”交通大格局。新增綠道150公里,投放720輛公共自行車,市民總騎行次數達到28萬次。改造公共臨時停車場1.4萬個泊位。
二是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結合重點片區、重點項目同步推進綜合管廊建設,實施了師大新校區、門源路片區等7個片區19條道路40公里的綜合管廊建設。成功入選國家海綿試點城市,完成規劃編制和地方設計標準制定。全面啟動試點區域建設,完成通海路連接線等6項海綿化改造工程,5個海綿型住宅小區、1個海綿化改造廣場、8條海綿性道路示范性項目。新增供水管網19.3公里、排水管網26.4公里。
三是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實施香水泉修復工程,啟動衛城傳統特色街區建設,注意保留西寧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歷史人文記憶。全面推行《西寧市城市建筑風貌導則》,為引導設計、優化管理、指導建設提供了“坐標系”。
四是營造城市宜居環境。完成湟水河城區段水利功能提升改造主體工程,有序推進北川片區生態河道景觀綠化,實施第六污水處理廠鉻污染治理工程,投運第四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加快推進三污提標改造及四污擴建工程,完成大寺溝、南川東路黑臭水體整治,對湟水河、南川河及北川河兩岸的70余個排放口進行標識和分類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民生工程保障方面,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322億元,同比增長15%,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49418套,面向社會公開分配公共租賃房6544套。啟動實施元堡子村、陶北村等7個城中村改造。全年完成房屋征拆面積403.69萬平方米。加快了房地產庫存消化,全年完成商品房銷售291.44萬平方米,庫存面積比2015年底減少101.16萬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化周期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完成了1萬戶農村危舊房改造、75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住房品質、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人居環境等方面得到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