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登錄“湖南省內河客運船舶3G視頻監控系統”,可清楚地看到船舶的位置信息、貨物裝載情況以及駕駛員是否安全駕駛等實時監控畫面,這套北斗船聯網系統由湖南本地企業中本導航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中本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是湖南較早從事北斗產業的高科技企業,目前該公司研發的衛星導航產品已應用于船舶、公交等工程。
和許多企業一樣,中本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曾經面臨場地緊張、運營費用較高等問題。“營改增之后,公司各項成本相較于上年度下降了5個百分點;去年12月,公司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董事長歐陽增軍掰著指頭算賬。
長沙市把落實企業降費減負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2016年形成了1個總體方案加7個專項方案,市本級為企業降費減負約6.43億元,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預計減收2.65億元,政府性基金預計減收3.78億元,“營改增”為企業減負50.9億元。
“落實企業‘降費減負’,是長沙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舉措。降費減負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增強了長沙經濟發展的動能。”長沙市財政局副局長張學鋒介紹。
記者了解到,為了加大清費減稅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財務、用工、用地等成本,長沙市打出了一套降成本的“組合拳”。去年以來,全市規范調整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5項,取消24項,市本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依法進一步減少,并實現信息化、網絡化管理,真正讓“信息多跑腿、企業少走路”。強化一個窗口受理、一個標準辦理、一次性收費、一站式服務到位的“四個一”服務理念,創辦聯合征收窗口。
約束少了,活力升了。2016年,長沙市新增商事主體14.1萬戶,其中實體企業5萬余戶;市發改委為企業降低電價、氣價,減收電費6700萬元,燃氣降幅達39%以上;市住建委為企業減收用地成本1.8億元,市人社局為136家企業實行階段性降低“養老、失業保險”征收,比亞迪(49.300, -0.19, -0.38%)汽車有限公司僅社保一項每年減負600萬元。2016年,長沙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323.7億元,增長9.4%,跨越了9000億元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