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引領帶動傳統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浙江近年來正在抓緊夯實航空產業的基礎,培育航空產業的優勢。3月21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浙江省航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將初步形成航空制造與航空服務相聯動的產業格局,形成年交付大飛機100架,年產通用飛機500架、大中型無人機1000架以上的能力,實現航空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通航運營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培育形成2到3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如何借助航空產業,讓浙江制造飛得更高更遠?
打造競爭優勢
從先天條件來看,浙江算不上航空產業的“優等生”。相比西安、南昌、哈爾濱、沈陽等城市,浙江幾乎沒有航空產業的基礎。受國內國防工業整體布局的影響,浙江航空工業國家投資少、科研機構布局少,導致整體發展相對緩慢、產業規模偏小。
如何另辟蹊徑謀出路?近年來,我省各級政府大力扶持航空產業發展,民營企業熱情高漲,這讓經歷一番打磨后的浙江航空產業有了不錯的積淀。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浙江初步謀劃形成以機場網絡布局為基礎、整機制造為突破口、臨空經濟示范區和航空特色小鎮創建為抓手的產業格局,加快發展航空產業的內外部條件已經形成。比如成功引進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臺州無人機等重大項目,比如萬豐航空、精功集團等正積極推進航空產業領域的全球合作。
通用航空布局正在成為我省的新優勢。浙江作為全國通用航空綜合試點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正在積極爭取和大力推進各類航空領域改革試點。以萬豐航空為例,從2014年起著手布局通用航空產業,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3年內相繼收購了加拿大DFC航校、捷克DF飛機制造公司、加拿大鉆石飛機制造工業公司。目前,萬豐已形成飛機制造、機場建設及管理、通航運營、航校培訓、飛行服務站建設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國內通航產業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