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各級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思想深邃,要求明確,體系完整,極大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理論內涵,是做好新時期我國人才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為加快人才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既是培養造就人才的最大載體,又是吸引集聚人才的重要平臺。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才思想,按照鴻忠書記“大力、大膽、大方、大氣”的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人才工作,努力構筑教育“人才高地”。
一是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將來人才就會像井噴一樣涌現出來,并強調,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既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又及時更新知識;既刻苦鉆研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這些重要論述,強調了教育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中的重要作用,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深入實施“十三五”教育專項規劃,堅持規模和質量相統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調整優化教育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是全力做好引才聚才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他強調,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廣泛吸引各類創新人才特別是我們最缺的人才。高校是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我們要用足用好國家和我市各類人才項目和政策,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啟動實施天津市杰出津門學者計劃,完善天津市特聘教授制度,設立“青年學者項目”,健全“項目+人才團隊”重點資助機制,力爭到2020年,新增1000名高層次人才。要扎實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深入實施“十三五”高校綜合投資規劃,著力加強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龍頭企業共建一批校企協同創新實驗室,切實增強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
三是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政策方面手腳還要放開一些,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并特別強調,要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這些重要論述,抓住了制約人才工作的瓶頸和要害。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央和市委關于深化人才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向學校放權,為人才松綁。要擴大高校人才經費使用自主權,完善績效工資制度和人才收入分配辦法,建立高層次人才職稱評聘“直通車”,讓人才有更多獲得感。要改革高校科技評價機制,擴大高校對創新成果的處置收益權,加大股權期權激勵力度,最大限度激發科研人員的創造力。
四是認真營造良好用人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集聚人才,要有識才的眼光、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創造人盡其才的政策環境。他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這些重要論述,是對黨管人才原則的精煉詮釋,也是新時期人才工作的指導方針。我們要進一步完善黨委聯系專家、領導干部直接聯系人才制度,“一把手”要親自抓人才,黨委要直接管人才,領導干部要真心實意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要加大人才工作責任制考核力度,把指標任務分解到學校、部門、院系,落實到校長、院長、學科帶頭人。要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激勵資金作用,對引才聚才成效顯著的高校,加大激勵支持力度。要完善人才工作管理服務機制,做好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就學、住房保障等各項工作,以事業吸引人才,以待遇激勵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