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這句經典的臺詞,現已成為各城市競爭的現實。盡管有人口調控嚴格執行的背景,一線城市獲取戶籍的難度不低,但在目前的經濟發展和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中,人才又是這些城市爭奪的“必需品”,于是戶籍制度被各個城市當做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政策背后,既有城市資源要素條件的制約,無疑也伴生著對人才爭奪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目前,北京、廣州和深圳都已實施積分落戶制度,上海仍采取“居轉戶”制度。但是,四大城市均為創新創業人才、留學人員等群體設置了能夠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近日,深圳還發布了人才引進新政。城市間的人才爭奪戰持續升級。
回顧歷史上的每一個時代,人才無不重要。在如今萬物互聯、、知識經濟、創新驅動、工業4.0、全球城市等多種復雜形勢疊加之下,“人才爭奪戰”之聲更是大噪。然而,知其然者居多,知其所以然者甚少:憑什么說人才在今天尤為重要?
深圳為何拼命搶人?
背后是中國正發生的深刻變化
最近,一則關于深圳的新聞引起廣泛討論:原籍江西南昌、去年大學畢業后從廣州來深圳工作的宋女士,在2月16日成為福田區的第100萬位戶籍居民。
隨后,深圳近年來的國內外頂尖名校進駐計劃、人才安居行動、出臺人才政策等相關信息也被翻了出來。綜合種種表現,可以看出深圳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盤棋,就是人才!
京滬等一線城市紛紛控制人口,深圳卻不同,在大城市里深圳戶籍人口的增長是最為迅猛的。一線城市中最為寬松的落戶條件,將成為深圳未來人才爭奪戰中的一項重要籌碼。
深圳拼命搶人,背后正是中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事實上,地方政府意識到了人口的重要性,在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戶籍改革的背景下,一場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正全面展開。中國城鎮化正在進入“下半場”,最佳的搶人機會還有10到15年。有能力搶人、并能搶到人的城市,才有未來,其樓市才有投資價值。直到目前仍然缺乏人口吸引力的中小城市,基本上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為什么中國的城市之間要相互爭搶人口呢?這應該從兩方面來找原因。第一在于普通人的心態。社科院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的生活壓力要遠高于其他城市,但三四線城市也并非是理想中的宜居城市,兩相權衡,就業人口還是會選擇對個人發展更有利的一線城市。第二,從城市本身發展的需要來看,那些在這場“搶奪勞動力”的競賽中占據先機的城市,在未來會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城市的發展主要依靠年輕力壯的就業人群,而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適宜就業的人口比例將會逐漸下降。因此,勞動力人口,特別是高素質的年輕勞動力,在未來將成為稀缺資源,地區之間對年輕勞動力的爭奪會日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