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歸人才聚集的海創基地,六和橋周四路演已成濱江名片。
因隔江對望六和塔,故有六和橋之名。孵化器創始人馬海邦介紹稱,“我們想在投資者和創新創業項目間搭建一座像錢塘江大橋一樣的橋梁?!?/p>
事實上,這幾年間,六和橋孵化器120場路演已經吸引風投超過10億元,少則10萬元,多則3000萬元,都是“給”了一些初創型項目——“我們主要針對一些種子輪的項目,這需要勇氣,也更需要眼光,可能有些項目,你投它幾百萬,就起來了。”
年前獲得數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的PingPong金融,此前系六和橋孵化項目,并就此在六和橋路演上獲得天使輪融資。PingPong金融CEO陳宇曾表示:“濱江這個地方,有著很好的創業環境,其中融資不難,也是一個方面?!?/p>
而六和橋孵化器另一個被稱道的案例,是其孵化的米趣科技項目,如今估值已經超過35億元。CEO毛靖翔介紹稱,“一年4個月時間,我們融了4輪融資,從A輪,A+輪,B輪,到現在的大概是B+輪。最新一輪的融資,我們融了3億,相當于一個小型的IPO。”
重構一個國際雙子星孵化集群
“以前招引海歸人才,是來了什么項目,就給他配套什么,”馬海邦說,“但現在有些變化,我們會找些專門符合濱江產業版圖的人才和項目,像搭積木一樣再做大?!?/p>
而就在上周五落地的“六和橋國際雙子星孵化集群”項目,成為國內外資本市場和創業項目雙向輸入輸出的全新平臺。英方代表團“團長”Peter Tensen表示,“我們能提供商業化、知識交流和技術轉讓等國際服務,包括市場評估、技術和產品驗證、IP評估和保護,讓中國的項目能夠在早期階段就參與國際融資、技術轉讓等合作?!?/p>
馬海邦介紹稱,“將打造浙江省首個國際雙向孵化集群與首個基于上市公司產業鏈上下游的孵化集群,突破人才國籍界限和公司圍墻,形成全球科技人才聚集和自由流動?!?/p>
而在未來,“六和橋國際雙子星孵化集群”項目還將與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瑞士、瑞典、意大利、荷蘭等九國合作,構建更長的風投和創業項目橋梁——當日會上,濱江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謝漸升稱,“濱江一如既往地支持‘六和橋’等其他孵化器進一步匯聚各方力量,將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優秀產業項目導入到濱江?!?/p>
從孵化器
到創業創新生態示范區
濱江不乏創業孵化器——就在29日,“杭州啟迪東信孵化器”和“杭州國際濱啟迪外創基地”在海創基地南側相繼落地——而在今年,濱江方面要新認定市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13家,在孵企業1300家。
金志鵬表示,將進一步強化“大孵化器”理念,鼓勵建設全要素創業服務的“眾創空間”,推進孵化器向專業化、投資型轉型升級,并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創業路線圖計劃——另外方面,更多海外人才將集聚濱江,“今年將引進各類人才2.5萬名,其中海歸人員800人,創辦‘5050計劃’企業100家?!?/p>
一個背景是,目前,濱江有注冊企業近3萬家,累計高新技術企業607家,培育了37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79家——金志鵬說,“濱江要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