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市工信委獲悉,《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市工業將力爭實現“一壯大、兩優化、三提升”發展目標,并著力優化工業布局,打造“一中心三組團多支點”空間布局,構建“3+4+N”園區發展體系,把我市積極打造成面向中南西南、輻射東盟的區域性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將達6000億元以上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南寧市將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產業旺市”戰略,以“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為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以重點園區、重點項目為抓手,突出發展三大重點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全力推動制造業規模擴大,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積極打造面向中南西南、輻射東盟的區域性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走首府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從發展目標上看,到2020年,我市工業將力爭實現“一壯大、兩優化、三提升”發展目標,即總體規模穩步壯大,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生態綠色發展體系逐步優化,創新驅動能力顯著提升,質量效益水平顯著提升,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升。預計到202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160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GDP比例達到32%以上。
在構建現代工業體系方面,我市還將集中優勢資源,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個基礎好、條件優、潛力大的重點產業,以強鏈、補鏈、延長鏈條為切入點,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新優勢,引領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形成新格局
打造“一中心三組團多支點”空間布局
《規劃》明確,今后將充分發揮南寧市作為區域性國際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依托交通干線、工業園區和產業基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力打造北部中國—東盟組團、南部新興產業組團、東部沿江組團,依托各縣(區)工業園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一中心三組團多支點”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一中心”即中心城區工業圈,主要是充分發揮高新區科技、教育資源密集的優勢,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軟件與信息服務等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進服務外包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打造北部灣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以經開區、綜保區為中心,輻射帶動良慶經濟開發區、江南工業園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鋁深加工、機電制造、都市型食品、加工貿易產業,配套發展新材料(含新型建材)和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生物醫藥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