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檢察機關始終把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優化創新環境,服務非公經濟,助推綠色發展。2016年9月,重慶市檢察院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意見實施以來,該市檢察機關為重慶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取得了良好成效。
為創新創業者保駕護航
在明知是假冒商標的情況下,經營手機通訊生意的李強、李力(化名)父子非法銷售66臺蘋果“翻新機”,銷售金額10余萬元。此外,警方還查獲不同型號、帶有蘋果商標標識的“翻新機”92臺、假冒配件若干,未銷售貨值達15.19萬元。
不久前,經渝中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李強、李力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5萬元;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4萬元。
“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營造公平有序創新創業環境,切實維護創新者、創業者合法權益。”重慶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檢察機關去年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74人。
與此同時,重慶市檢察機關還積極健全知識產權案件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通過加強與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銜接協作,借助“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和案件咨詢制度,及時發現和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對微罪不起訴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侵權行為信息將移送有關部門納入企業聯合征信系統等社會信用平臺。
此外,重慶市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優化整體營商環境。去年,共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248人、集資詐騙犯罪18人,涉案金額106億元。
加大服務非公企業工作力度
張某是璧山區某民營齒輪生產企業的一名員工,在工作期間,他先后7次將客戶單位支付給企業的承兌匯票挪為己用,累計金額315萬元。
該案提請審查逮捕后,璧山區檢察院將其列為重點案件掛牌督辦,承辦檢察官加班審查案卷材料、復核證據,及時以涉嫌職務侵占罪對張某作出批捕決定。接下來,通過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固定證據,檢方最終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
據了解,在類案分析的基礎上,璧山區檢察院已先后向發生過類似職務侵占案件的近10家非公企業提出檢察建議,為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監管制度“精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