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欽州界”一號界碑、東南亞紅木一條街、東興口岸的越南特色購物街和免稅商店……
8月23日,記者在廣西防城港一路走來,更像是一次邊境之旅。這座邊境之城將地緣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在對接東盟、緊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現跨越發展上打出了一副漂亮的“牌”,也吸引了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
這座邊境之城與湛江的發展環境迥異,它有什么發展路徑和經驗可供湛江“參考”或學習?當天的行程結束后,記者梳理了一下各參觀點的發展戰略,發現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電商”。
第一站:東興紅木文化城 “虛實相生”的紅木生意經
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因什么而興?紅木產業可謂功不可沒。然而近年來,受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紅木產業出現蕭條的跡象:紅木制品價格下跌,各地紅木家具店相繼倒閉。
如何讓這個傳統行業重現生機?東興市在提升紅木實體店的服務和產品質量的同時,打造虛擬線上銷售推廣平臺,以“虛實相生”之法重新定義傳統行業發展路徑。
東興紅木文化城由東興市紅木文化中心和百業東興·紅木文化街組成,占地200多畝,經營面積達15萬平方米。在這里,滿大街的牌匾和門面都重復著一個關鍵詞:紅木,店鋪內的紅木產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走進紅木文化中心,迎面就可看到一個展板,上面有三組二維碼可供掃描關注。這些二維碼包括手機APP下載、微信號和公眾號。任何顧客或采購商都可掃描關注東興紅木文化中心微信號,誠信經營者只需提供證件和填寫申請表,便可免費入駐中國紅木家具網。網站可為入駐的商家、廠家和原材料渠道商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入駐的商家進行全方位推廣營銷,產品廣告可傳播至東盟、歐美等國家,擴大紅木銷路。
在文化中心一家以銷售手珠、飾品為主的店鋪內,李姓店主告訴記者,他去年底開通了網上商城,銷售業績比實體店要好得多,靠著朋友圈的聲譽,他的電商生意風生水起,每天來上班就忙著觸屏“接單”,甚至有時忘記了自己還要照看商鋪。
天時地利+政府扶持造就“東興紅木”
當地邊貿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東興是我國重要的紅木進口通道,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東興紅木產業伴隨著中越邊境貿易和邊境旅游的繁榮而發展。東興紅木家具和系列制品融入了當地少數民族和東盟國家特點,樹立了“東興紅木”形象,成為我國大西南地區紅木家具的龍頭市場。
中國傳統家具的紅木原材料主要來源于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東盟國家,東興作為中國連接東盟的橋頭堡,材料來源豐富,包括酸枝、黃花梨、黑檀、雞翅、紅檀、烏木、香樟、沉香等多種優質材料,與其他地區相比優勢明顯。東興直銷經營越南等東盟國家的紅木產品,(下轉A04)(上接A01)因品種豐富、質優價廉,深受各地客戶的喜愛。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優惠的稅率讓東興紅木產業占了先機,而多重優惠政策疊加,使東興紅木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素有“百年商鋪”之稱的東興口岸是中國唯一兼有陸路、水路,海陸與東南亞相通的口岸。面向北部灣,背靠十萬大山,海洋文化、邊境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的交織,讓東興形成了“上山下海又出國”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客到來,豐富的旅游資源帶動了東興紅木產業的發展,同時,紅木產業的發展反作用于旅游,二者共同促進。
在借力電商和旅游拓展銷路的同時,東興市花大力氣整治規范紅木市場,形成誠信經營的氛圍,讓游客放心消費。記者在紅木文化中心大門處看到,最顯眼的是門前一幅巨型廣告牌,“消費維權,請找12315”幾個大字特別醒目,下面還細化為“紅木辨別”“維權流程”“購物陷阱”等多個方面,文化中心外圍兜一圈,所有展板宣傳的都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話題和維權手段,全部看完幾乎能成為“半個紅木專家”。
目前,東興市內經營紅木家具、工藝品企業322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7家),經營面積達30萬平方米,從業人員1.3萬人,年銷售額高達30多億,主要產品有黃花梨、酸枝、黑檀、草花梨、雞翅、紅檀、烏木、沉香等,擁有“佳煊”、“騰躍”等10個知名品牌,年產家具8萬多件。
東興市政府大力扶持東興紅木產業,推出多項優惠政策與舉措,如規劃用地,建立保稅倉,建設中小企業紅木加工展示園區,搭建完善紅木產業發展平臺等利好政策,以減輕紅木企業壓力。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東興的紅木產業取得長足的發展。
為做大做強紅木產業,東興市擬明年開工建設紅木文化產業園,占地面積1300畝,總投資30億元,形成紅木及配套產業生產加工、展示貿易、倉儲物流、商務辦公、文化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文化產業園區,項目有望在2018年建成,預計年產值超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