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后,全國的招聘市場格外熱鬧。對于企業而言,節后開工或擴產產生了大量用工需求,對于求職者而言,不管是另謀出路的老員工還是初入職場的新人,年后的招聘會都是謀求好職位的重要平臺。
數據顯示,2017年招聘市場回暖形勢來得更早更猛,這背后的因素既有求職人群及其就業觀的微妙變化,也有來自行業發展環境的推動,其中“85后”“90后”等年輕人群正逐步成為職場的主力軍,他們對待跳槽持更加開放的態度。
今日,本報以“招聘求職”為主題,分析2016年洛陽人才市場,解讀洛陽制造、旅游等行業人才引進及培養情況。同時,面對人才流動,企業又該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培養人、留住人旳意愿,且看有關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近日,2016年洛陽市人才服務機構市場供求信息分析報告出爐(數據來自河南旅游人才市場和洛陽人才網),按照產業、行業、用人單位性質、文化程度等幾個方面,對2016年度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
作為一個職場人,你出門找工作,知道什么行業最缺人嗎?哪些職業有上升空間嗎?分析顯示,就業結構呈現從第一、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趨勢,民營企業依然是吸納就業的主體。
從現狀看:人才總體素質呈上升趨勢
“洛陽各級人社部門采取‘主動把握、積極適應、搶抓機遇、釋放潛能’的方式方法,努力探索人才服務領域發展瓶頸的突破口,積極謀求自身在全市經濟加速轉型升級中的職能定位。”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人才建設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市人才服務中心數據統計,2016年,全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凈增10.6267萬人,其中碩士以上專業技術人才5115人。相對往年,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比例有所提高,人才總體素質呈上升趨勢。
招聘會持續火熱,2016年,河南旅游人才市場共舉辦綜合招聘會123場,其中主題招聘活動23場,參會單位5810家次,提供崗位73383個,入場求職人數達到65000人次,達成就業意向5800余人次。信息發布單位435家次,提供就業崗位5600個。
網絡招聘再掀高潮,截至2016年年底,洛陽人才網信息顯示,1915家次用人單位進行網上招聘,共發布各類招聘職位15080個,崗位需求總數99005人;登錄網站的求職者數量共38347人。2016年網站pv點擊量約5152萬人次,網站發布各類求職指導資訊和信息約2699條。
目前,我市人才服務中心逐步完善了人才管理體制,優化了人才發展環境,形成了政府搭建平臺、主體雙向選擇、市場調節供求的人才市場格局。
從產業看:第三產業人才供需比重均超70%
2016年是中國新常態經濟的開局之年,曾經的支柱型產業,傳統裝備制造業和房地產業被拉下龍頭老大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戰略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產業格局的調整預示著人才需求的調整。
從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數據上來看,2016年洛陽第三產業人才供需比重均超過70%以上。而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實踐也證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第一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逐步減小,人才需求的比重相應減小;第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逐步提高,人才需求的比重也相應提高。
從去年洛陽行業需求數據來看,制造業和房地產業的人才需求量居各行業前兩位,分別達到21.76%和12.54%。這與洛陽老工業基地的性質是分不開的。在“十二五”期間,洛陽加大了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這也是制造業和房地產業依舊是洛陽人才需求量較大的行業的因素之一。
此外,從去年洛陽各行業供求來看,通過市場對人才需求量的調節,行業供求比與需求比基本吻合,供求人才排行,前三位分別是房地產業和制造業,信息傳輸和計算機服務,以及軟件業。值得一提的是,住宿餐飲業和采礦業出現了有價無市、僧多粥少的局面,相信這與目前的經濟逆勢有一定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