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雙創活動”的不斷推進和小微企業快速發展,中小微企業逐漸成為接納高素質人才就業的重要力量,并體現出吸納人才就業的巨大潛力,充分體現了“以創促就,以創帶就”的新模式。
招聘壓力轉給人力公司
隨著春節后人才流動性加大,以及大量應屆畢業生進入人才招聘現場,對綜合行政類崗位、制造業和服務業技能崗位的空缺提供了極大的人才補充。但是,受年初跳槽熱影響,第一季度營銷(含銷售、外貿等)、專業技術人才以及高層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長,企業普遍對此類人才的招聘結果比較悲觀,對招聘到合適的人才預期不高。受這一現象影響,加上企業自主招聘、培訓、用工風險等成本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招聘壓力轉移到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員工招聘流程外包(RPO)以及崗位外包等人力資源綜合外包服務作用日益凸顯。
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缺口加大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我市新興文化業態蓬勃發展,文化與各種創新發展元素走向深度融合,催生培育了創意設計、數字文化服務、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網絡文化等文創產業。隨著政府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創意企業的規模體量也在不斷增長,市統計局數字顯示,2016年,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兩大類別中的近百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利潤13.8億元,同比實現了32.9%的高速增長;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兩大類別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48.7%。伴隨而來的還是較大的人才缺口,特別是具有“跨界”意識能力的特殊文創人才匱乏,對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形成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