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現場會在石林召開。今年開春以來,昆明圍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并計劃安排資金3000萬元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通過培育新業態、新主體和新動能“三個培育”提高農產品品質和效益,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提高農民收入,促進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步向前。
參與現場會的各縣(市)區涉農負責人來到石林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現場觀摩溫氏“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并對公司以記賬形式向養戶提供雞苗、飼料、藥物及免費技術指導,并回收全部成雞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在石林雪蘭生態牧場,大家對養殖業和種植業之間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進行了解和學習。“萬家歡藍莓莊園在自身種植業基礎上,發展入園采摘模式,將現代農業和旅游業很好地結合起來,不僅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更實現了依托莊園打造精品的目標,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模式。”在參觀了藍莓莊園后,副市長趙學農總結說,三農工作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農旅結合,實現更好發展。趙學農介紹,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系統主要將通過“三個培育”,推動“三個提高”。即通過培育新業態、新主體、新動能,調優產品結構,構建產業體系,推動農產品品質和效益、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農民收入的提高。
昆明市農業局局長郭增敏介紹,培育新動能,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提高農民收入是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重點。深化農業改革就要抓好農業科技創新驅動。昆明將安排560萬元用于支持農業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