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們始終高舉"高新"大旗,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強化又好又快的發展導向,主動利用資源環境帶來的倒逼壓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筑了有利于長遠發展的戰略優勢。”常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新北區區長陳正春表示。
近年來,常州高新區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自主創新示范區、率先示范的產城融合先行區、包容共贏的開放合作引領區、人人向往的和諧幸福宜居區,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動力裝備、通用航空、光伏新能源、生命健康、文化創意、智慧科創和現代農業八大專題園區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以占常州市12%的土地、14%的人口創造了常州市20%的經濟總量、21.5%的財政收入。
以內生動力凝聚發展后勁
思路決定出路。
有別于其他類型的開發區,常州高新區的定位在于培植內生動力,通過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種載體,扶持科技創新創業,增強發展后勁。常州高新區領導者深諳此道。
今年1月,我國第一次采用碳玻混合織物高性能材料制造的新型大巴在上海市投入使用。這種材料是由常州宏發縱橫新材料公司自主研發的碳玻混編增強材料,不僅使車身減重1.5噸,還顛覆了大巴車的制造工藝,降低了制造成本,打破了國際壟斷。
宏發縱橫是常州高新區土生土長的企業,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將自主創新作為原動力,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高性能纖維經編增強復合材料制造商,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成為了“小巨人”企業。
與宏發縱橫一樣,常州宇田電氣有限公司也看中了常州高新區這塊創新寶地,將創業的根基扎在這里。該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用細水霧主動滅火智能系統、軌道交通安全防護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
“細水霧主動滅火智能系統的實施,使我國列車自動消防系統由被動滅火走向主動滅火,實現我國列車上使用自主研發的細水霧滅火智能系統零的突破,并推動軌道交通產業領域,從平臺建設到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到重大成果轉化,形成了一個從整車到關鍵零部件、到安全控制系統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常州宇田電氣有關負責人表示。
“正是常州高新區的創新環境以及常州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扶持,才有了宏發縱橫的今天。”說起企業發展,宏發縱橫總經理助理薛英這句話代表了常州高新區企業家的心聲。
一項技術產品催生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近年來,常州高新區圍繞“拓展空間、完善功能、強化服務、提升水平”的總體思想,全力推動多元化發展孵化創業體系展,帶動園區創新創業企業的集聚,推動了園區產業創新集群的形成。
“通過培育創新團隊、匯聚創新資源,常州高新區孵化培育了一批優質企業。”新北區委常委、副區長趙晶介紹說,常州天合光能、江蘇維爾利(300190,股吧)環保等企業先后登陸資本市場,江蘇宏微科技、常州蘇晶電子、三泰科技和太平洋(601099,股吧)藥物等一批海歸留學生企業,淘常州、常州大成鍍膜、盛士達空調、環能渦輪等“小巨人”企業,均是從小到大成長起來的本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