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長春市工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創業創新發展的具體措施》,出臺了22條政策措施,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速增效。
據了解,商事制度改革實施3年來,長春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5.08萬戶,相當于改革前5年登記發照的總和。
具體措施包括:
放寬企業名稱限制,推行負面清單管理。將申請冠“長春”“長春市”的企業名稱,直接下放至各縣市區、開發區屬地登記機關核準。對企業名稱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向申請人開放名稱庫,對于負面清單以外的名稱由企業自主選擇使用。
下放審批事權,部分類型市場主體實行全區通辦。對于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由各縣市區、開發區屬地登記機關負責登記,對于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由申請人自行選擇在市級或者區級登記機關辦理。將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的登記事權由縣市區局委托下放至各工商所直接辦理登記。
繼續放寬住所登記條件,進一步釋放住所資源。針對創業平臺,實行工位、卡位注冊;對于一些無法提供產權證明的企業注冊的問題,制定了具體解決措施;在為創業企業提供秘書公司服務方面,給予明確的政策扶持。
放寬行業限制,支持新興行業發展。對于養老產業、融資租賃行業等需求比較集中的熱點行業,在依法和規范的基礎上,放寬行業限制,充分尊重和滿足企業的需求。
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公有制經濟發展。針對全市大專院校多、科研單位多、科技成果多的實際出臺政策,為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開辟更順暢的綠色通道。針對長春市作為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占比較高的實際,支持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促進公有制經濟發展。
推進“互聯網+工商”模式,提高準入便利化程度。開通網上登記大廳,進一步簡化程序,優化流程,提速增效,對企業、個體工商戶名稱核準等4類業務實現“一次不用跑”;對企業設立、變更登記、換發執照等12類業務實現“只需跑一次”。
近日,吉林省長春市工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支持創業創新發展的具體措施》,出臺了22條政策措施,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速增效。
據了解,商事制度改革實施3年來,長春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5.08萬戶,相當于改革前5年登記發照的總和。
具體措施包括:
放寬企業名稱限制,推行負面清單管理。將申請冠“長春”“長春市”的企業名稱,直接下放至各縣市區、開發區屬地登記機關核準。對企業名稱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向申請人開放名稱庫,對于負面清單以外的名稱由企業自主選擇使用。
下放審批事權,部分類型市場主體實行全區通辦。對于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由各縣市區、開發區屬地登記機關負責登記,對于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由申請人自行選擇在市級或者區級登記機關辦理。將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的登記事權由縣市區局委托下放至各工商所直接辦理登記。
繼續放寬住所登記條件,進一步釋放住所資源。針對創業平臺,實行工位、卡位注冊;對于一些無法提供產權證明的企業注冊的問題,制定了具體解決措施;在為創業企業提供秘書公司服務方面,給予明確的政策扶持。
放寬行業限制,支持新興行業發展。對于養老產業、融資租賃行業等需求比較集中的熱點行業,在依法和規范的基礎上,放寬行業限制,充分尊重和滿足企業的需求。
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公有制經濟發展。針對全市大專院校多、科研單位多、科技成果多的實際出臺政策,為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開辟更順暢的綠色通道。針對長春市作為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占比較高的實際,支持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促進公有制經濟發展。
推進“互聯網+工商”模式,提高準入便利化程度。開通網上登記大廳,進一步簡化程序,優化流程,提速增效,對企業、個體工商戶名稱核準等4類業務實現“一次不用跑”;對企業設立、變更登記、換發執照等12類業務實現“只需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