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共有43戶企業參展,安排展位138個,展品涵蓋大型機械、車輛及汽配、電子電氣、建筑裝飾、餐廚用具、家居用品、禮品及工藝品、家具、食品、紡織服裝、醫藥保健品及器械等。
5戶首次參展企業中,3戶是內貿轉型外貿,展品品類均為長春市具有外貿比較優勢的食品類。省向宇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內外貿融合發展,向兩個市場要份額,保證了企業幾條休閑食品生產線全年“吃”飽。“幫助更多內貿企業搭上‘進出口’班車,開辟貿易新通道,是提升內貿企業活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市商務局負責人說。
“一帶一路”市場潛力大
“第一次參展,就接到不少中東歐采購商的訂單。”長春市新陽光防腐木業副總經理孟冬玲說。
“留下聯系方式的百余名采購商都是新客戶。”吉林省煜璽工貿參展商李建說。
……
據永利激光、永明工藝、同心服裝、光大紡織等重點參展企業反饋,本屆廣交會,他們的訂單價格及訂單數量均有所提高,參展效果明顯好于上屆。
據統計,本屆“廣交會”,長春團共接待采購商近2萬人次,他們主要來自東南亞、歐洲地區及日、韓、美等國家。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客商有所增加,約8000人次,達成意向性成交額4000萬美元,同比增長5.1%。
加快轉型創新 向“兩個市場”要效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際市場大環境轉好的同時,長春企業也在加快轉型升級與創新的步伐。
長春市諸多“老廣交”愈加注重品牌經營,且嘗到了品牌溢價的甜頭。本屆廣交會,澳大利亞采購商迪恩在同一展館、同一展位上迅速找到“老朋友”——長春永裕工藝制品總經理簡明,并與其簽下新訂單。簡明告訴記者,做自主品牌比做代加工利潤高幾個百分點,“永裕”已經在歐洲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大會組委會鼓勵企業做強品牌,固定展位的優待就得益于品牌的力量。而首次精裝展位的長春市久麗日用品有限公司,這次收獲了更多的高端采購商訂單。
聯營,是助力長春外貿企業實現轉型發展的又一方式。“長春來儀貿易”負責人張全福與“廣州來儀國際貿易”負責人黃曉洋是合作伙伴,黃曉洋提出的“組合搭售”,即將同一花色、不同材質、不同工廠生產的工藝器皿組成禮品套裝,不僅降低了仿造率,而且增加了產品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抵抗復雜多變國際環境的有力武器。將工藝擺件附加上LED照明功能,這一產品升級讓工藝類參展企業結識了更多新客商。
“當前,原材料和勞工成本的上升,使我們的傳統外貿競爭優勢弱化。盡可能穩定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前提是引導企業實現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商務部門今年將廣泛借助國家級、國際化展會平臺的資源優勢,在更高層次上幫助企業運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獲得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