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中博會上,安徽藍麥通信所代表的4G通訊產品出現在安徽館的展臺上。而在兩年前,這家企業正處于資金鏈斷裂的絕境中。昨日記者從合肥市天使投資基金獲悉,截至目前已受理項目超370個,審批通過項目50個,投資總金額2.59億元,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350余人,其中海歸人才80人、院士3人。
灑下2.5億元澆灌創新“小微花”
基因檢測精準醫療是戰略新興產業,產業規模達數千億元級別,是一片藍海。而在合肥高新區,一支由6名海歸組成的生物醫學公司,在合肥市天使基金扶持下,建立了安徽省本土第一家以高通量測序為基礎的獨立醫學實驗室。
“截至目前天使基金已完成投資約1150萬元。”合肥中科金臻總經理蔣洪文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將自主開發出循環腫瘤細胞(CTC)、靶向用藥等產品。
天使基金引來的不僅是海歸,還有院士。據統計,至2016年末,市天使投資基金已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350余人,其中:海歸人才80人、院士3人、中科院“百人計劃”8人。
合肥市天使投資基金公司總經理助理彭昊表示,截至目前已受理項目超370個,審批通過項目50個,投資總金額2.59億元。
六成項目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搭乘合肥地鐵1號線,無論你用的是移動、聯通還是電信的手機,都能順暢地刷朋友圈、觀看視頻。這些穩定的4G信號從哪里來?安徽藍麥通信董事長尹桂芳告訴記者,由企業所生產的通信無源器件就內嵌在地鐵軌道的墻壁里,“信號全覆蓋后,大約能以每秒167兆的速率實現傳輸。”
而在兩年前,安徽藍麥通信正處于“彈盡糧絕”的窘境。公司董事長尹桂芳說,若不是天使資金的注入,企業絕無法完成“新一代4G微波通信器件系統覆蓋設備”等產品的研發,更根本不敢想象公司會成為天使基金投資項目登陸資本市場的首只股票。
在已投項目中,電子信息(含集成電路產業)、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項目占比超過60%,優先獲得天使基金的支持。目前不滿1年和1-2年的項目數更是占到總投資數量的70%。
彭昊表示,根據合肥市政府整體規劃,公司將獲得持續資金支持,預計3年內支持小微企業將超過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