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連續十個季度居全國前列;2016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突破1萬億元,利潤同比增長17.4%,重慶的增長是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重慶高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試驗區相繼獲批……在五大發展理念下,重慶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發展態勢穩中向好。而這一切成績的得來,背后都離不開創新驅動。
創新驅動發展是人類勞動智慧的結晶,需要我們發揮創造性發散思維,也需要有久久為功的“工匠精神”。創新驅動發展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不是說引進幾個大項目,請來幾個技術大咖就能夠速成的,它需要有很好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我們看到,《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 (2015—2020年)》、《重慶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工作方案》等一批文件的及時出臺,為重慶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重慶的發展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而是把創新融入到五大發展理念的各個方面。創新是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但不是發展的全部,要讓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能來“伴奏”助力,創新驅動的動力與活力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重慶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重慶嚴把環保底線,筑牢長江生態屏障綠色發展;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加建設,在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開放發展;重慶滾動實施重點民生實事,讓老百姓擁有更多“獲得感”共享發展……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慶發展必將遇到更多不確定因素,面臨更大的挑戰,但萬變不離其宗,發展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也是經過實踐證明過的硬道理。
而發展不是粗放式、高耗能的發展,而是走出一條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實踐下,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