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電 由于科技服務業薄弱,我國的許多新興產業發展面臨“摸黑撞墻”困境。作為全國首批25家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試點之一,寧波市國家高新區通過建立科技服務業產業體系,正在讓新興產業跑出創新“加速度”。
擁有5家院士工作站、79家科研機構、9家市級以上企業研究院、55家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還是長三角檢測認證機構最多、實驗室最齊全的區域,實驗室超過100個。這就是2007年才成立的寧波市國家高新區已取得的成就,目前年產值約1400億元。
寧波市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正平說:“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集研發、中試、孵化和小規模產業化于一體的新材料產學研基地。整個高新區就是一個新技術大孵化器,有了項目再轉移到縣市區的7個產業分園。”
為扶持創新,寧波市國家高新區安排1000萬元創新券,并推出“高新人才9策24條”。對落戶的“高新創業精英”計劃人才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助;對3年內貢獻較大的人才企業,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且每年最高給予1000萬元銀行貸款全額貼息補助。對特優高端人才項目,資助額度不設上限。
2014年,浙江星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最困難的時候拿到200萬元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隨之引來1800萬元社會資本投資,當年就實現營收1088萬元。
據介紹,寧波創新港已累計舉辦資本相親會、技術交流和項目對接等活動505次,吸引1.7萬余人參加活動,還連續舉辦多屆中國科技創業大賽等多項大賽?,F在,寧波市國家高新區設立10億元的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每年安排5200萬元,支持創客組織運營、活動等經費補助。依托眾創空間,這里已累計孵化科技型創業企業1500余家。
科技成果商業化一直是全球性的難題。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從一開始建設,就希望通過服務來破解這一世界性難題。
材料所所長崔平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科研機構不接地氣,制造企業找不到天線?!皩幉ú牧纤睦砟罹褪恰斕炝⒌?、服務科技’,‘頂天’就是研究最前端的材料科學,‘立地’就是幫助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
前幾年,因為一些國家對我國高強度碳纖維的封鎖禁運,導致我國一些重要領域生產陷入困境。接到任務后,寧波材料所經4年努力終獲成功,性能達到并超過日本同類產品。
但材料所發現,如果只給原來需要的領域研發,全部訂單加起來也只有一點點。為此,材料所超前部署開拓碳纖維在新能源、風力發電、海工裝備等新領域的應用。
2014年4月,由材料所與奇瑞汽車共同研發的碳纖維新能源汽車在北京車展一亮相便引起較大反響,目前也已經在為長安汽車提供相關產品。
目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已與企業共建100個技術中心,合作項目累計約400項,合同金額8.6億元,幫助企業實現新增產值50多億元。
從石墨烯到百噸級T800碳纖維專用生產線;從磁性材料到合成新材料,再到高性能金屬材料等細分產業領域……正是憑借這種發展模式,寧波高新區搶占了新材料產業制高點,并成為我國火炬計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軟件產業等4大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目前寧波市高新區年產值約1400億元,寧波的目標是2020年達到2000億元,2030年達到8000億元。
據介紹,今年8月18日,寧波獲批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唐一軍表示,作為第一個試點示范城市,寧波將以新材料、高端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打造制造強市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創新中心。
寧波市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南芬說,作為全國首批25家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試點之一,寧波市國家高新區已形成以研究開發、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為主體,以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科技服務業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