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汪介紹,今年上半年,華米科技銷售智能手環600多萬只,產品銷量和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0%。
華米科技只是合肥高新區諸多新興產業中的一員。自2015年9月獲批成立智能語音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依托于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中國聲谷”正迅速崛起。 1-7月份,合肥高新區以智能語音與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增長47.4%。 “‘中國聲谷’立足于打造中國第一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今年上半年又一批智能語音鼠標、智能跑步機等人工智能產品相繼獲得市場投資。 ”安徽省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祁東風說。
據合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宋道軍介紹,近年來,合肥市高新區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力促產業布局高端化。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區絕大多數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財政收入、進出口總額增速更達到20%以上的增長。尤其以光伏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速高達43.9%,高于合肥市30.1個百分點。
在經濟發展攀“高”追“新”的背后,是合肥高新區長期致力建設“平臺、服務、政策、金融、環境”五位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過去政產學研用‘各拉各的車’,科技成果轉化費時費力。以中科大先研院為代表的三大高端協同創新平臺,有利于用市場化辦法發揮科教資源作用,強化知識創造和源頭創新的研發優勢,支撐戰略性資源高速發展。 ”宋道軍說。
作為全國首批科技服務業試點區域,合肥高新區在“政府—企業—科技服務機構”銜接的關鍵點上尋求突破。如將傳統的資金后補助,轉變為發行可兌現的有價電子憑證“合創券”,企業使用券在網上平臺購買專利服務、技術檢測、委托研發等各類科技服務,實現扶持政策前置。如出臺“創九條”專項雙創扶持政策,從閑置廠房改造、房租補貼、培訓支持和天使基金參股等方面,重點支持眾創空間和新型孵化器的引進和建設。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僅兩個月的創業型公司。但說起合肥高新區的創新創業環境,董事長張朋有著說不完的話:“作為科技創業者,我們趕上了好機遇。正是這種一站化保姆式的優質服務,讓我們有環境能夠專心做好產品。在科技局、經貿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已經實現了從技術到產品及其服務的快速轉化,其中無人機項目實現了新一代航拍無人機1.5萬件產量、銷售收入760萬元,預計今年全年收入將達到1500萬元。 ”
對于合肥高新區的管理者們而言,每天想的便是如何吸引省內外、國內外頂尖人才到合肥來。如今,科教資源的紅利正在這片創業熱土上不斷釋放,該區萬人擁有發明專利228件,技術合同成交額、知識產權授權數量等雙創指標均領先全省,已形成了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公共安全等規模過百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