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朦朧,西子掩面。浙江,一個人才輩出、大師云集的地方,總以一種濃濃的文化質感印入世人腦海。據統計,東漢以來載入史冊的浙江及文學家逾千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兩院”院士,浙江籍人士占近五分之一。西湖流淌兩千年,將過去深深的文化根基滋養傳承至今。
立足傳統,也不斷發展創新,探索現當代的“新模式”。浙江將耕讀傳家、重教興學的優秀素養延續到今天,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作出了在全省開展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決策。明確提出了“到2015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教育發展水平位居國內前列;到2020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省,教育主要發展指標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總體目標,在全省拉開了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序幕。
杭州的現代化水平不言而喻,但你絕對想不到這里的小學生個個都是“創客”好手,人人都是科技時代的神助攻。相信在學生時代,很多人都有過在拐角處跟同學撞個滿懷的經歷,嚴重的話還可能受傷。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湯聿修和他的同學們根據所學,發明了“拐角防撞器”,將“拐角防撞器”安裝到拐角處的墻體上,當兩個人同時從兩個方向而來時,“拐角防撞器”則會亮起紅燈以示提醒,防止兩人相撞。除此以外,金俊澤同學根據分貝分級設計的“智能分貝無聲檢測提醒儀”,應用于課堂、圖書室等場所,協助老師保持室內安靜。
這樣的創意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看到了很多,這些發明正是學生們通過學校開設的“創客課程”學習技術,又對生活有所思考而來的成果。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以“創客”實驗室的創建為載體,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為契機,開發適宜五六年級學生學習的創客課程,從創意編程學習、傳感器應用、3D打印、造物體驗私房面普及全體學生的創客儀式。鼓勵學生用IPad進行項目學習,利用掃描二維碼、拍照、圖片上傳等新媒體手段,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走進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一間教室,孩子們正在學習端午節劃龍舟的號子,一名老師打鼓,一名老師帶領唱歌。在崇文,每個班級只有20名左右的學生,兩名老師共同管理,稱為包班。崇文實驗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專門為小班化教育設計的學校,是全國第一所全面實施新班級教育的學校。上城區教育局局長項海剛說:“小班化教學能夠讓老師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無論是日常表現還是興趣發展,尊重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在學校里有存在感,對孩子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薄靶掳嗉壗逃标P注學生的天性秉持、人格塑造、學會思考和拓寬視野思想素養形成。為學生開設了選擇性課程、體驗式課程、多樣化課程、國際化課程等,為學生打開眼界,培養具有民族情懷的國際視野。
在崇文實驗學校,選擇性課程可選擇的達80門,每個學生每學期可選擇4門,并且學生如有其它興趣則可以自主申報,通過后即可為學生開課。“教育的現代化就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就要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需求”校長俞國娣說。
“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心里鋪上一層種子,在若干年后種子也許會發芽”,慈溪市潭北小學校長張洪峰就是一個這樣被種上種子的人,“我小的時候在學校學了二胡,現在這個種子已經發芽了”。如今,張洪峰把他的二胡老師陸新裕請到學校教孩子們學習二胡,文化傳承得到了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