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但影響技術創新后續活動的重要因素在于市場環境。因而,廣州華融晟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認為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市場化進程
1. 創新發展與市場化――對“斯密定理”的擴展。技術創新活動的后續是技術創新的擴散,而后者甚至比前者更為重要。經濟發展不僅取決于技術創新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技術創新的擴散,使新技能夠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每個角落,從而對經濟的增長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技術創新活動及其擴散的完成關鍵在于所處的體制環境:積極合適的環境,可以加速技術創新的擴散;反之則會減慢甚至阻礙技術創新的擴散。
進一步,技術進步是分工和專業化程度加強過程中的衍生物,于是可以判斷:大多新技術都是在伴隨著分工和專業化程度的加強而產生的,而大多創新活動也是在這一環節完成的。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品的商業價值,因此必須通過產品的交易才能完成。同時產品的交易能否成功也內在決定著新技術的交易能否成功,即技術創新的擴散能否順利進行。而這一切的實現都要基于市場環境這一重要前提。只有市場規模足夠大,對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需求才會更多,進而人們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才更有機會實現。與此同時,技術創新的擴散也得以繼續,并促進經濟的不斷增長;而經濟增長也會“反哺”市場,吸納更多的新增就業人口,進而繼續擴大市場規模,于是會形成一個良性的有機循環。然而計劃體制下,其結果便是因技術創新及其擴散過程未能順利進行而減緩了經濟的增長速度。至此可以對“斯密定理”進行拓展,其邏輯如圖2所示。
2. 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市場化進程。拓展后的“斯密定理”對中國接下來的經濟發展方向是具有啟發意義的。
今天,中國已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計劃體制的很多東西依舊有所遺留。這集中表現在政府對國民經濟干預過多,不僅會引發出的“尋租”、權錢交易等行為帶來的腐敗,同時也會導致資源不是按照效率原則而是按照腐敗指數進行配置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更會打消企業對創新的積極性。因此在經濟增長中不能單純強調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而是要重視技術創新背后最為關鍵的因素--市場環境,即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市場化進程,這里面包涵量與質兩個維度。從量上來說,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會使得閑置的資源數量不斷減少,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曾經沒有市場化的領域如土地等都會進入市場,其結果必然是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從質上來說,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會進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這意味著計劃體制下遺留的問題逐步得以解決,技術創新活動越來越依靠市場導向而非政府部門的意志。因此,應當首先為技術創新營造一個穩定公平的外部環境,從制度層面上給予技術創新以正向的激勵,進而確保技術創新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并提高技術創新的成功率。這就要求必須把首要任務定為繼續加快市場化進程,不斷擴大市場的規模,持續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地位,并充分發揮市場對于技術創新的積極引導作用;改革的重點也必須轉向對于政府的改革,要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使政府由干預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要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最活躍的主體地位,政府要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來為企業提供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環境,主要是鼓勵公平競爭、風險投資、合作開發和高技術產品出口,并為技術創新開展廣泛的教育培訓工作。此外,在遇到單靠市場的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如市場失靈、壟斷時,政府要介入并有效解決。只有這樣,創新發展戰略才能夠得以順利開展,中國經濟才能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中國也終將會步入創新型國家的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