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是我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去年8月18日,工信部、中國工程院聯合宣布寧波正式成為試點示范城市。這既是國家賦予寧波探路先行、探索創新的重大使命,也是寧波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厚植發展新優勢的重大戰略載體。
近一年來,寧波制造業探索富有個性的發展模式和路徑。寧波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充分整合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方創新資源,圍繞制造業發展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需求,積極探索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通過對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眾創空間、單項冠軍企業的建設和培養,不斷激發創新動能和活力。
明確三大戰略引領產業
記者從寧波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寧波市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確定了“3511”新型產業體系。
“3511”產業體系,即:加快發展以新材料、高端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三大戰略引領產業,做強做優以汽車制造、綠色石化、紡織服裝、智能家電、清潔能源等為代表的五大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培育以生物醫藥、海洋高技術、節能環保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增長產業和以工業創新設計、科技服務、檢驗檢測、信息服務為代表的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同時主攻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屬合金材料、石墨烯、專用裝備、關鍵基礎件、光學電子、集成電路、工業物聯網等八大細分行業。深化工業云、、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應用,推動制造龍頭企業的跨界融合創新發展,推動中小企業制造資源與互聯網平臺全面對接,推動寧波市制造業轉型升級。
“一年來,寧波加快實施創業孵化載體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建設等三大示范工程。圍繞‘預孵化、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等科技創業孵化全鏈條,建設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和專業孵化器。”寧波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寧波有關企業聯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研究所,集聚全市新材料研發資源,建設寧波新材料產業聯合研究院、新材料國際創新中心、材料基因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諾丁漢寧波新材料研究院、新材料中試工場等新材料科技創新平臺。與此同時,強化技術轉移、檢驗認證、科技咨詢、科技金融中介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寧波科技大市場、新材料科技成果國際展示中心、瞪羚加速器技術轉移服務平臺、互聯網+檢驗檢測平臺、科技金融廣場、寧波市股權交易中心高新區分中心等七大科技中介服務平臺。
寧波新材料科技城按照“創新引領、錯位競爭、產城融合、低碳智慧、開放共建”的總體思路,圍繞“一心四區”的發展定位,即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新材料創新中心和寧波創新驅動先行區、新興產業引領區、高端人才聚集區、生態智慧新城區,統籌產業要素、創新要素和生活要素的集聚,推進“一個基地、四大體系、八大平臺”建設,著力將寧波打造成為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新材料創新中心。
全球配置創新資源
記者調查多家企業的一個感受是,基于自身產業基礎和商業視野,寧波在實踐“中國制造2025”的進程中,敢于和樂于放眼全球配置主體創新資源。
寧波依托企業集團形成“跨國并購+政產學研金+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方式,強化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相結合。強化跨國技術并購,強化跨區域合作與政產學研金合作,全面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產業化及推廣應用,努力走出了一條開放式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科技成果轉化之路。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公司、寧波博威集團等通過海外投資和海外并購等方式,實現企業全球化發展目標。均勝電子近年來先后收購了德國老牌汽車電子公司PREH、德國軟件公司INNOVENTIS、德國機器人公司IMA等公司,順利實現主導產業的升級,一躍成為全球汽車電子行業的領軍企業。
寧波“以智引智”,聚焦新興制造,放眼全球引進人才。寧波在美、德、日、澳、意等國家建立了海外引才育才工作站,每年兩次通過海外工作站組織赴美國和歐洲招聘,引進一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同時,充分利用外國專家技術人才的人脈和信息,與外國高級專家組織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引進更多該行業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以外智引外智”方式引進更高端的海外工程師。
寧波雙馬機械公司通過已引進的德國SES退休專家華納·舒納馬荷先生的引薦,高薪聘請了一位世界注塑機行業技術權威專家漢斯·沃泊先生,成功研發了中心鎖模結構注塑機和長纖維在線混煉注塑機等,成為我國注塑機行業領跑者。
2015年從英國回來的王鸝輝博士創立了航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多次到寧波考察,他說,“公司致力于將航空技術應用在智能制造領域,助力‘中國制造2025’,希望在寧波有更多的發展合作機會。”
寧波圍繞區域特色塊狀產業把脈會診,與國際知名制造業集聚區對接合作,幫助骨干制造業企業引進一批有針對性的海外工程師,帶動片區先進制造業整體發展,形成連鎖輻射效應。
寧海縣的塑料模具產業、北侖區的鋁壓鑄和精加工產業,以及奉化的氣動和液壓元器件產業,通過市縣(區)共建模式分為三個塊狀集群產業,與日本模具協會、意大利綜合技術研發中心(CSMT)和德國流體技術傳動和控制研究所(IFAS)建立人才合作渠道,為塊狀產業的發展提供國外智力支撐。
產業基金貫穿創新全鏈條
記者從寧波有關方面了解到,區域特色產業基金成為寧波產業與資本融合的一個重要載體和通道。
寧波市已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先行在工業信息基金、海洋經濟、旅游、電子商務等4個領域分別設立專項產業發展子基金進行試點。首期額度21億元,其中電子商務5億元。
寧波市電子商務產業基金的第一支子基金——寧波心元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簡稱心元基金)完成第一筆出資。在4618萬元的總投資額中,財政出資的部分不過1000余萬元。記者從寧波市商務委了解到,心元基金總規模1.2億元,電商基金出資3000萬元,而余下的9000萬元全部為社會資本。
“寧波市電商基金由政府資金引導,專業母基金管理機構進行管理,撬動社會資本進入寧波。孵化的項目更多,投資的強度更大,原來5億元政府資金可能只能投資20個項目;吸收社會資本后,可以投資100個項目。政府資金使用效率顯著增大,產業影響的范圍更廣。”寧波市商務委電商處處長陳強宏說。
盛世投資管理合伙人、盛世方舟主管合伙人謝作強認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寧波市電子商務產業基金的“四兩撥千斤”,正體現了財政支持發展方式的轉變。
寧波市電子商務產業基金采用專業機構委托管理的方式進行運作。前期,委托第三方機構掛牌公開招標,應標機構通過專家評審、陳述答辯等環節,成功篩選出兩家國內領先的母基金管理機構。謝作強所在的盛世投資就是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謝作強全程參與了電商基金的籌劃與構建。在他看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通過母、子基金的傳導放大,電商基金的設置有助于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有效結合,進而推進寧波電子商務的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業創新。與傳統的政府專項資金管理方式相比,電商基金模式改變了以往專項資金“點對點”直接扶持和行政性分配,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市場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