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4月10日掛牌后,企業登記注冊十分踴躍。截止6月19日17時,沈陽片區累計接待各類咨詢38217人次,受理審批服務事項22216項,辦結22216項,辦結率100%;預先核名6024戶,新注冊企業4917戶,注冊資本404.36億元人民幣。其中,內資企業4890戶,注冊資本377.45億元人民幣;外資企業27戶,注冊資本3.93億美元。過億元企業69家,注冊資本156.47億元人民幣。
沈陽片區管委會正抓緊制定第二批創新舉措,同時圍繞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發展產業制定了相應的產業扶持激勵政策,擬于月底推出。
在投資方面,擬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自由轉移其投資收益。進一步探索改進符合先進裝備制造業特點的信貸擔保方式,拓寬抵押擔保物范圍,支持“走出去”企業以境外資產和股權、礦權等權益抵押獲得貸款。積極推動歐美、日韓等國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在自貿試驗區內集聚發展。
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積極探索保稅貨物流轉監管模式。著手制定再制造舊機電設備允許進口目錄,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試點數控機床、工程設備等進口再制造,打通高端設備回收和產品銷售兩頭在外的運作模式;專項支持對自貿區內原存續企業已購建大型物資采用與新入區企業一致的退稅政策。
在金融方面,擬設立重點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市場化形式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資重點產業;推動建設包括東北亞貨幣兌換中心、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股權交易中心、商品清算中心、產權交易中心等各類特色平臺,積極引進直銷銀行、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公司、信用類公司、商業保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外包公司、再保險公司等新興金融業態。
在機制體制創新方面,將實施“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一張表單”報審方式,實現“一個窗口”統一受理,統一收件、信息共享、協同受理、并聯審批、同步出件、全程公開的運行模式。同時打造項目綜合管理平臺、“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共享平臺、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平臺,構建協同管理的“一個平臺”。通過盛京人才計劃,強力推動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推出了優惠的土地供給政策,對符合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優先報批供地,按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鼓勵“租讓結合,先租后讓”的出讓方式供應土地,允許帶產業項目掛牌。項目審批“以規劃代立項”等一系列創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