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至4月間,廣州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按照2017年廣州市政協協商要點的部署,組成專題調研組,在分管副主席黃炯烈和聯系副主席于欣偉的帶領下,制定調研方案,圍繞“建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議題進行市政協常委會議專題調研,形成了《關于廣州建設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議》的專題調研報告。5月以來,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帶隊到海珠、番禺、天河、荔灣、增城等區進行建設價值創新園的調研,對調研報告進行了充實,送市委主要領導審閱。在6月22日召開的市政協第二季度常委會議上對建議稿進行協商議政,再以建議案的形式報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
廣州市政協對全力打造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議:正視目前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找準根源,補足科技創新總體布局未成形、科技創新的全社會投入不足、本土科技資源使用效率不高、科技資源布局分散、簡政放權不夠,創新環境仍需優化等短板,制定合理措施,全力打造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樹立符合科技產業創新發展規律的新思維,樹立打造價值創新園、培植創新森林、培育創新裂變、培養創新巨人的意識。要明確建設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重點舉措。一是打造價值創新園區,因地制宜,充分調動各行政區的積極性。對標國際,示范一批價值創新園區;瞄準示范,提升一批價值創新園區;著眼未來,新建一批價值創新園區。二是牢牢堅持開放式創新,面向全球招人才、引技術、造平臺、建大學。三要全面對接國家戰略。對標創新驅動戰略促發展,對標“一帶一路”戰略謀機遇,對標“十三五”戰略搶資源,對標制造強國戰略提質量,對標軍民融合戰略強力量。四是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明確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和產業發展“施工圖”,用財政資金投入撬動形成廣州市萬億級產值的旗艦型產業集群。五是全面建設國家產業金融中心。打造一批金融小鎮,形成萬億級金融規模,打造產業金融示范區。六是高度重視本土科技資源運用。用好現有科技人才,用好現有高校院所和科技企業。七是完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優化宜業宜居環境,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立產業技術聯盟。八是打響知識產權運用品牌。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建設,實施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戰略,深化國際知識產權合作。九是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政府帶頭投入,企業跟上投入。鼓勵企業有計劃、持續性地增加研發投入,實現“投資-收益-再投資”的良性循環。
建議要打破廣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瓶頸。重點要在創新人才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府管理、金融支持、國內外創新互動、科研用地、創新科技政策等方面作出新的突破,建立以科技產業創新為核心的制度和政策體系。要建立切實有效的創新人才發展制度,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改革政府科技創新管理制度,健全科技企業金融支持制度,促進國內外創新融合發展,建立科技創新產業用地靈活制度。
強化創新中心建設組織保障。要推動建設廣州國際化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上升為國家戰略,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