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武漢于今年4月正式步入自貿區時代,這標志著武漢的開放發展迎來新的格局。面對新機遇,我們面對著諸多疑問:企業如何充分享受自貿區政策?金融機構如何為企業提供面向全球的24小時不間斷服務?政府部門怎樣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此,6月29日(本周四)下午1:30,武漢市金融工作局聯合長江日報在光谷皇家格雷斯大酒店舉行“金融助力自貿區創新發展——自貿區時代武漢金融業機遇”高峰論壇,邀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自貿區政策利好下,金融行業如何更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4月1日,擔負著“立足中部、輻射全球、走向世界”歷史使命的湖北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新高地。119.96平方公里的范圍,涵蓋3個片區:武漢片區70平方公里(含東湖綜保區5.41平方公里),襄陽片區21.99平方公里(含襄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0.281平方公里),宜昌片區27.97平方公里。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武漢片區是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最大、最成熟的片區,全部位于東湖高新區內,涵蓋東湖綜保區、光谷生物城、未來科技城、光谷中心城、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光谷現代服務業園、光谷智能制造產業園等7個專業產業園區。
從地理區位分布上為,東至武漢市行政邊界、流港路、左嶺大道、九龍湖街、未來三路,南至科技五路、神墩五路、關豹高速、鳳凰山街、富五路、高新四路、高新三路,西至軟件園中路、關山大道,北至珞喻東路、高新二路、高新三路、九峰一路、高新大道、長江岸線。
“在自貿區時代,企業很想用好政策紅利,來得到更大的發展?!惫夤任磥砜萍汲且患覔碛泻M鈽I務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對這次論壇更多的期待,是能學習到企業在自貿區的一些運營方式和方法。
一家設立光谷自貿區分行的銀行機構負責人表示,這次論壇能夠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到,在自貿區時代金融服務有更多新方式,包括資本項目的開放和離岸賬戶的設立,本外幣、境內外現金管理平臺等;融資類產品的創新,包括境內外資金渠道的打通,貿易融資境內外聯動,資本項下信貸資產轉讓;加強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創新等,幫助企業將自貿區政策紅利轉換為發展驅動力。
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旨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政府聯手媒體搭建交流互動平臺,促進自貿區建設和創新發展,加強對外溝通交流,助推銀企對接,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