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市長劉長龍率領的長春市工業、科技、開發區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政府團隊,一邊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帶領的中國工程院專家學者,24日,在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在長開幕之際,雙方就長春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話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思考。
對于長春這個“工業立市”的城市,發展新材料產業意義何在?
“工業是長春經濟的基礎和發展的原動力,在新一輪轉型升級中,長春必須把發展工業作為重中之重。”劉長龍說,為培育新動能,長春謀劃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制造、光電信息等6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材料產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將是撬動長春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的突破口。
作為享譽世界的冶金專家、著名的戰略科學家、黨和國家科技戰略決策的智囊性人物,干勇認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在“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誰領跑新材料產業,誰就將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先機,占據制高點。
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長春優勢何在?
劉長龍用“得天獨厚”來形容長春發展新材料產業方面的優勢。長春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一汽、長客等大企業的科研優勢,有雄厚的人才優勢,有一定的產業優勢,有廣闊的市場優勢和疊加的政策優勢。
這一觀點得到干勇的認同,他認為,長春優勢突出,潛力巨大。干勇還站在專家的角度給出建議,希望長春在發展新材料產業方面找準定位,做好規劃,發展重點,選好團隊,發揮高校、人才、科研等優勢,乘勢而上,推進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他表示愿意為長春新材料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助力長春新一輪振興。
發展新材料產業,長春路在何方?
在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推動產業升級使命驅使下,長春市與中國工程院一拍即合。
對于合作,雙方充滿無限憧憬:長春與中國工程院在新材料產業方面合作空間廣闊,雙方可以合作打造新材料產業園區,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創造新模式;可以共同承辦高水平的新材料峰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進行探討交流;可以建立院士工作站,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在長春開展項目研究和學術創新。劉長龍表示,對于雙方合作,市委市政府將給予政策支持,努力創造良好環境、提供一流服務。
副市長白緒貴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