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無價之寶,怎么重視、怎么優待都不為過!今日,《長沙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又稱“長沙人才新政22條”)正式發布。未來五年,長沙將投入百億資金,提出百項政策點,留住大學生、吸納創新者、引進“海歸派”、培養“土專家”,受益面也將達200萬人以上。
“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過去的進步,根本靠人才;現在的轉型,創新于人才;未來的競爭,關鍵在人才。”在當天舉行的長沙市全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系列政策新聞發布會上,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陳文浩一語道出了“長沙人才新政22條”出臺的初衷。
“一流的政策、一流的環境,才能引進集聚一流的人才。”陳文浩介紹說,“長沙人才新政22條”堅持以人才為中心,從加快引進培育、支持創新創業、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服務體系等方面大膽創新,提出了百余個政策點,體現了政策體系更系統、引進重點更突出、獎勵補貼更到位、體制機制更靈活等鮮明特征。
未來五年,長沙將投入百億以上資金深入實施“芙蓉英才星城圓夢”推進計劃,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其中,高精尖人才引進培育獎勵資金8億元以上,高校畢業生補貼資金20億元以上,高技能人才獎勵補貼資金3億元以上,緊缺急需人才和國際化人才引進培育資金6億元以上,支持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資金10億元以上。此外,還將組建規模不低于80億元的各類產業扶持基金,并對人才創辦企業實施動態支持政策。
“長沙人才新政22條”提出,長沙在未來五年內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培養10名國際頂尖人才、50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200名省市級產業領軍人。新引進培育的三類領軍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獎勵補貼,同時分別按200、150、100平方米標準以區域同期市場均價給予全額購房補貼。
針對青年人才在長沙就業創業,長沙計劃未來五年吸引儲備100萬名人才。高校畢業生實行“零門檻”落戶,新落戶并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工作并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
同時,“長沙人才新政22條”提出加快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高鐵會展新區、臨空經濟示范核心區和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等重點功能片區建設,推進創業孵化基地的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創新創業集聚區。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長沙人才新政22條”落實,長沙將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升格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易煉紅任組長;同時,加快制定30多個配套文件和實施細則,推動政策盡快落地,切實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
長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迎春,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宏益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夏建平主持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