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市政府獲悉,自脫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西安市按照“精準為基礎,產業為支撐”的原則,全力推進扶貧主導產業向精準化、特色化發展。目前,西安共有39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20141戶貧困戶、51862個貧困人口,全市已累計投入各類資金近3.5億元,用于扶持發展貧困地區主導產業,重點扶持鄉村旅游、設施蔬菜、優勢林果、畜禽養殖、苗木花卉等特色產業。
西安市根據產業內容和組織形式的特點,把脫貧產業分為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家樂等類別,制定針對性政策,精準推進、特色推進。
“發放豬仔、飼料,與貧困戶簽訂包收協議,返還銷售利潤”,這是周至縣為貧困戶制定的精準扶貧產業“菜單”之一。此外,周至縣還給貧困戶發放了生物菌肥、農資、農具,簽訂蔬菜收購協議,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藍田縣在精準和特色上聚焦發力,把發展食用菌、奶山羊、核桃、中蜂等產業定為扶貧產業的發展重點,推進“53211”產業扶貧模式,即:在嶺區為每戶貧困戶提供5只奶山羊,在山區為每戶貧困戶提供3000個菌棒,在半嶺區為每戶貧困戶提供2畝優質苗木,為每戶貧困戶提供1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努力實現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
“沿山一帶重點發展以葡萄、獼猴桃、小雜果、農家樂和中蜂養殖為主的增收產業”,這是戶縣確立的扶貧產業精準特色發展之路。
在脫貧攻堅行動中,長安區啟動了花海梯田建設,白鹿原、八里原核心景觀區建設;臨潼區把種植石榴、核桃作為脫貧主導產業,同時還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灞橋區依托櫻桃產業、鄉村旅游、葡萄種植、都市農業的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下一步,西安將繼續抓好鄉村旅游、中蜂養殖、核桃、獼猴桃和奶山羊等五大主導產業,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實現從“溫飽型”扶貧向“發展型”脫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