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昆明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推進“4686”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舉全市之力分階段推進,把昆明建設成為科技創新資源充分聚集、科技創新型產業快速發展、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和輻射能力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行動計劃》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依據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同特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創新體系。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突出戰略導向,力爭在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不斷增強科技核心競爭力,依靠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強化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政策鏈統籌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科技創新為昆明提供經濟發展新動能、產業發展新模式、創新發展新生態,不斷開創我市科技創新發展新局面。
《行動計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20年,科技創新對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作用越來越強,R&D投入強度達到4.49%,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在2015年的基礎上實現“四個翻番”: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從2015年的578家發展到1200家;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從2015年的1156.23億元發展到20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銷售收入從2015年的2156.74億元發展到4000億元;科技孵化器面積從2015年的91萬平方米達到200萬平方米。各類科技創新要素實現集聚倍增,科技創新型產業產值和營業收入的增速達到全市GDP增速的兩倍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6%以上,科技創新型產業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額度提升1%,國家級創新型城市綜合排名逐年提升,科技創新中心構架基本達成。
為實現這一目標,將實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工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創新要素集聚工程、科技創新型產業培育工程“四大工程”;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暨昆明國際科技創新高地、先進裝備制造業聚集區、昆明國際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聚集區、昆明國際產業聚集區、科技創新型產業聚集區、高原特色農業聚集區“六大科技創新聚集區”;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科技創新孵化平臺、國際科技人才培引平臺、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科技金融結合平臺、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平臺“八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生命科學與大健康產業創新研發中心、信息產業創新研發中心、智能制造產業創新研發中心、新能源產業創新研發中心、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發中心、特色農業與特色資源創新研發中心“六大科技研發中心”。
《行動計劃》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形成“政府負責、部門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強化資金保障,加大財政科技投入,積極推進科技資金“碎片化”整合,市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投入占當年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3%;構建統一的市級科技計劃體系和更加科學的項目管理機制,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形成統籌協調的創新治理機制。創新聯動機制,著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強化各部門間的協同創新機制,聚焦創新發展,提高創新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協同集成能力;加強企業與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社會組織和團體之間的溝通合作,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在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宣傳引導,增強創新發展意識,積極倡導“敢為人先、崇尚創新、支持創業、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真正讓創新創業成為昆明內在的文化基因。加強督查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推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