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溫州市2017年上半年企業用工形勢分析》透露,調查顯示我市普工缺口占缺工總數的55.27%。
該分析是市人社局近期選取市內各行業1000家企業樣本(其中大型企業103家、中型企業165家、小微企業732家)和1000名就業或準就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和走訪調研形成的調研報告。他們在問卷調查和走訪調研時,重點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缺工情況、工資待遇及就業者年齡結構、技能水平等情況,發現我市目前存在供求結構性矛盾大、勞動力資源增量少的現狀。
用工總數平衡 普工技工缺口較大
此次調查顯示,59.31%的企業員工總數較去年同期保持不變,員工減少企業僅占總數的18.32%。從員工類型看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普工需求旺盛,在崗普工占調查總員工數的67.83%,但仍然缺口較大,普工缺口占缺工總數的55.27%,一線工人不足,致使一些企業無法擴大生產規模或無力完成訂單生產任務。二是技能人才缺乏,調查中所有企業的熟練、高級技工均處于供不應求,中級技工、高級及以上技工的需求率分別達到33.91%、17.56%,供給率分別為26.85%、13.37%,求人倍率為2.38、2.97,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第一代農民工返鄉 00后進入求職市場
我市就業群體處于新老交替時期,以50后、60后為代表的第一代農民工開始返鄉退出勞動力市場,90后逐漸發展壯大,00后開始進入求職市場,80后、90后、00后的人數占比分別為61.23%、22.13%、5.71%,他們在個性特征、思想觀念等與第一代農民工呈現出不同特點,出現頻繁換工等情況,使我市勞動力供求關系日趨復雜。
在調查者中,新生代農民工對工資性收入的關心度仍然占據榜首但比率有所降低,為28.11%,而后為發展前途、工作環境、業余生活、培訓機會、社會保障、工作時間,這些新生代務工人員所關注的問題,分別占據19.06%、17.32%、12.06%、8.14%、7.42%、6.15%,內容更為多元,比率較以往增加。
工資增幅有限 部分就業者不愿留溫
調查顯示,我市員工平均工資為4587元/月,僅38.61%的企業工資同比增長,增長10%~20%之間的企業僅占8.91%。在調查者中,非我市戶籍占81.92%,其中外省戶籍占53.99%,該部分人群中有31.76%不愿長期在溫州生活。
外來勞動力回流 本地勞動力供給不足
近年來中西部經濟快速發展,承接產業轉移加快和內地企業薪資競爭力不斷提升,使得勞動力向中西部回流趨勢加快,以溫州和湖南株洲對比為例,2016年底,溫州、株洲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24572元、21321元,就業者無需來溫打工就可得到相差無幾的勞動報酬,溫州對中西部勞動力的吸引力進一步減少。
同時本地農村勞動力供給量也在減少。據溫州統計局統計,2016年全市農村常住戶數、農村常住人口數、農村勞動力資源數、農村從業人員分別為187.20萬戶、681.48萬人、451萬人、397.34萬人,分別同比下降1.0%、0.9%、1.9%、2.4%,農村富余勞動力減少,對勞動力市場長期供給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