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運行情況直接體現城市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狀況。昨日,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上半年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堅持創新驅動戰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政策落實,深化企業服務,穩步推進穩增長、降成本、去產能工作。全市工業保持平穩增長,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據統計,上半年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706.03億元,同比增長8%,比全省7.8%的平均增速高0.2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顯示,我市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26.38億元,同比增長43.9%,增速位居全省首位。我市被國務院評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市、直轄市轄區”。
亮麗的數據是我市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我市除了通過政策為工業運行“保駕護航”外,還狠抓項目,擴展投資規模;明確重點領域,搭建平臺,推進各類招商;分業施策調整結構,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加快產融合作,推動創新發展。
精準發力,為企業“減負輸血”。上半年我市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出臺十五批減負政策,涉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企業稅負、涉企收費、企業融資成本、企業物流成本、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等多個領域,惠及全市25萬家企業,共為企業減輕負擔192.72億元。
下一步,我市將突出項目帶動,重點跟蹤推進電氣硝子二期、ABB工業中心、廈順鋁箔增資擴產、三安集成通訊微電子器件(一期)等項目建設,促進項目早投產、達產,同時做好省市重大重點項目、“五個一批”項目和42個投資額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協調服務。大力推進集成電路、動漫軟件、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引導制造業向高端智能轉型;大力發展以工業機器人為重點的高端裝備產業,支持一批高端裝備行業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同時,我市將繼續加強工業運行調度,通過建立動態監測機制,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推動小微企業做大規模轉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持續增長;引導企業在增資擴產中開展針對性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