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來漢做主題演講,“人工智能2.0將引領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制造,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2.0將成為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在未來數十年里顛覆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
人工智能2.0是“武漢造”實現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今年來,武漢組織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瞄準智能制造防線,按照企業技術改造指導目錄,通過重大技術改造典型示范,在全市開展技術改造。
目前,我市成為同類城市中入選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今年,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推薦的“遠大醫藥智能工廠建設示范項目”和武漢新迪“制造云——工業云公共服務平臺”,分別被列為“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和“工業云公共服務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由中船重工推薦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船舶精益研發解決方案”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精益研發解決方案”試點示范項目。
近幾年來,良品鋪子以技術優化企業,投入了3億元用來做智能管理系統,打通前中后臺,整合10多個系統,33個線上平臺,實現全渠道會員管理?,F在良品鋪子的自動補貨系統,可通過系統進行完全匹配。未來門店除了承載購物體驗之外,還將發揮身處社區的功能,成為生活服務中心。
目前,我市武昌船舶重工、遠大醫藥、武重、神龍、長飛、中石化武漢分公司、武漢船用機械等7家領軍企業已經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證書;良品鋪子等110多家企業成為湖北省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12個企業案例入選“湖北兩化融合典型案例集”。
以智能制造技術創新驅動,目前,武漢制造業大力投資對企業的升級改造,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產流通平臺。
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層次深度融合,搶抓人工智能2.0機遇,促進“武漢造”實現質量品牌和行業發展。截至目前,已有3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做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兩化融合”在全面推進,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多場兩化融合區級行活動,深入到各城區、企業開展信息化公益培訓,為企業指引轉型升級方向。
壯大“新四軍”主體引領新民營經濟發展
培育壯大新近畢業大學生、“海歸”人才、科研院校技術人員、職業經理人等“新四軍”創業創新人才,引領新民營經濟發展,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搭建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和市小微企業融資應急資金的作用,緩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剛需問題。
深入服務武漢企業發展,今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千名局級干部聯系服務千家企業(項目)”、萬名處(科)級干部聯系服務萬家小微企業”活動,跟蹤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技術不能產業化就可能被超越?!苯衲?月,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教授帶著些許的焦急,歷經十多年研發,2010年張海鷗教授在全球率先取得金屬零部件鑄鍛合一的3D打印一次成型的國際專利技術,改寫世界高端金屬零部件制造的歷史,迎來空客等國際巨頭的關注。
“這些國際巨頭在高端零部件領域已經投入了巨量的資金進行布局?!睆埡zt說,希望能夠在武漢擴大產能,建設全球領先的金屬3D打印工業園區。
近日,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張教授的“焦急”后,走上門去詳細了解張教授的需求,涉及資金、園區用地等諸多問題,7月14日、7月18日,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要負責人先后兩次調研,表示積極支持加速張海鷗教授的先進技術進行產業化,8月1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投資基金、政策服務指導團隊上門一對一進行對接,組織相關部門落實工業園區。
“以創興漢”,培育“新四軍”作為創業主體引領新民營經濟發展。為創業者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上半年,我市新增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7家,其中,國家示范基地2家,市示范基地15家,完成公益創業培訓和創業輔導服務294期(場),服務創業者12880人次,服務創業企業3892家次,服務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212家次,新設立創業之家21個,結對幫扶創業項目195個,創業活動每天在武漢上演,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今年,我市實施“聚商育商工程”,繼續推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在全市范圍內進一步遴選11家骨干民營企業開展試點工作,積極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