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市統計局昨日發布上半年合肥縣域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上半年,全市縣域總量規模擴張,綜合實力壯大,發展步伐加快,完成生產總值911.05億元,同比增長6.9%。
縣域產業結構升級加速
縣域經濟是合肥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在促進工業化、城鎮化以及城鄉協調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顯。
行政區劃調整以來的2011~2016年,全市縣域GDP由1148.97億元增加到2047.75億元,占全市比重由31.6%上升到32.6%。今年上半年,縣域主要指標比重基本保持上年同期水平或繼續擴大。
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得益于產業結構升級加快。上半年,縣域第一產業增加值88.18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542.25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280.62億元、增長8.2%,其中三產增速高于GDP增速1.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9.7∶59.5∶30.8。
三縣經濟居全省前三
今年上半年,在省內61個縣域經濟體中,肥西、肥東和長豐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前列。三縣GDP、財政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繼續包攬省內61個縣市前三席位,位次順序均為肥西縣第1位、肥東縣第2位、長豐縣第3位。
不僅如此,肥西、肥東、長豐綜合實力突出,截至2016年末,肥西連續八年入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肥東連續六年入圍,長豐首次入圍,三縣排名分別居第70位、77位和第99位,三縣多項指標在省內縣域中名列前茅。
上半年,從五縣市在全省縣域投資總量排名情況看,廬江進3位升至第八、巢湖進5位升至第七,肥西、肥東、長豐保持前三。消費總量中,肥東進1位升至第五;財政收入中,肥東超長豐升至第二,肥西保持第一。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上半年,隨著縣域城鎮化水平提高,外出務工人員收入增加以及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長豐(9.1%)、肥東(9.0%)、廬江(8.9%)三縣均達到或超過全市8.9%的平均水平;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肥西、肥東分別高于全市(8726元)346元、223元,增速巢湖(9.0%)、肥東(8.9%)、長豐縣(8.8%)三縣市達到或超過全市8.8%的水平。
居民“錢袋子”增加,存款余額也在增長。6月末,五縣市住戶存款余額1279.15億元,同比增長14.2%,增幅高于全市5.1個百分點。其中,四縣增長超過兩位數,長豐增長22.0%,肥東增長18.3%,肥西增長16.5%,廬江增長10.6%。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