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多年來珠三角依托毗鄰港澳的沿海區位優勢,抓住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珠三角城市圈經濟相對其他城市群相對發達。
在今年的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粵港澳灣區實際上是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礎上,融合港澳優勢,建立的更具國際視野的經濟區域。珠三角城市迎來政策利害,誰能抓住機會呢?
2017上半年,廣州GDP總量仍舊最高,為9891.48億元,同比增長7.9%。深圳抓住改革開放先機,與廣州經濟差距越來越小,大有超過廣州的趨勢。2017上半年深圳GDP為9709.02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遠超廣州。緊隨其后的是佛山,背靠廣州,佛山經濟實力也不可小視,上半年GDP總量為4200.11億元,同比增長8.5%。世界工廠東莞GDP也相當搶眼,上半年GDP總量為3525.39億元,同比增長8.1%。
相比之下,惠州、中山、江門、珠海、肇慶GDP則遜色不少,GDP總量在1000億左右,其中肇慶GDP最低,僅為866.16億元,增速也是最低的,僅為4.8%。
從GDP增速來看,珠三角城市GDP增速多為8%左右,分別為:珠海、深圳、佛山、東莞、江門。其中珠海經濟發展迅猛,GDP總量為1151.67億元,增速最快,為9.2%。、
上半年廣州、深圳、佛山固定資產投資額排名前三,均超1000億元,其中廣州最多,為2294.51億元,同比增長8.6%。深圳固定資產投資2071.60億元,同比增長30.6%。佛山固定資產投資1818.75億元,同比增長20.1%。相反,佛山固定資產投資最少,僅623.15億元,同比增長8.1%。
值得注意的是,江門、珠海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雖然不多,但是增速卻相對較高,增速分別為17.6%和15.3%。但是增量仍然不及深圳和佛山,廣州、深圳、佛山強者恒強。增速最低的是東莞,東莞有28個鎮,面積較大,嚴重拖后腿。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