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加快發展需要產業做支撐。三年來,南寧市以加快承接產業轉移為抓手,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近年來,我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并實施南寧市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開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大工業主導產業的招大引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漢鋒表示,我市還深入實施園區經濟倍增計劃,打造“3+4+N”園區發展格局,推進高新區、經開區、東盟經開區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做強做大,鼓勵設立跨地區飛地產業園、產業合作園,爭取廣東與港澳、福建與臺灣已實行的特殊政策落地南寧,使南寧成為港澳臺開拓東盟市場的中轉樞紐。
工業轉型升級成效如何?數據最有說服力。據統計,2013年至2016年,我市工業園區共引進工業項目473個,合同總投資928億元;我市各園區增加企業18829家,其中工業企業1315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1069億元。涌現出富士康、豐達電機、鴻盛達芯片、卓爾豐、麥斯鞋業、南南鋁加工、勝美達電機(廣西)等一批知名加工貿易企業。尤其是去年富士康南寧科技園完成產值320.5億元,成為我市首家年產值突破300億元的工業企業。
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我市加快推進南寧海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鴻博原生藥業有限公司等項目認證投產;加快推進南南電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項目建設;推動北斗綜合應用示范及兩化融合;成功創建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1家,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4家,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咨詢服務機構4家。
服務業:現代物流體系初步形成
南寧市具有面向東盟、通江達海、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的作用,發展服務業優勢突出。三年來,借力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我市物流、電商、金融等現代服務業也得到大力發展。
現代物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目前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及沙井、安吉、金橋四大物流集聚區初具規模,物流骨干企業進一步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以南寧為貨運物流中樞的東盟(越南)—中(南寧)歐國際列車的公鐵聯運新通道正式開通,南寧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西南地區最大“無水港”地位鞏固。
跨境電子商務加快發展。2013—2016年,重點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累計達到6416億元;引進及培育電商龍頭企業成效顯著,谷歌、德國SAP、浙江聚貿、阿里一達通等知名跨境電商項目落戶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