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銀川市科技強市戰略實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寧夏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銀川市出臺《科技強市戰略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以科技創新引領全市各領域創新,全面激發全社會科技創新熱情,為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
《意見》明確了目標任務,建設創新型人才隊伍、營造創新氛圍、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培育創新主體和保障措施五個方面推進實施“科技強市”戰略,包含近40項具體措施。緊扣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堅持走“特色創新”和“開放創新”之路,從政策、人才、文化、氛圍等方面營造創新生態。
《意見》明確,到 2018年和 2020年,銀川市本級財政年度支持科技創新資金分別不低于 4億元和 7億元;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D)投入分別達到 35億元和 66億元;科技研發機構達到 200個;科技型企業達到 1300家。“十三五”期間,銀川市率先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意見》提出,要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創新核心競爭力。通過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萬人計劃”,編制創新型人才需求目錄,每年吸引 10000名大學生在我市就業創業,對符合相應條件的區內外高校畢業生每月給予相應額度補貼;同時啟動創新型人才“千人進修計劃”和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則,實施“人才+項目”的精準引才。
《意見》提出,將每年開展銀川市科技創新進步獎和“科技創新領軍人物”評選活動,對獲獎企業、團隊或個人給予重獎。同時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專利申請,對銀川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單位和個人,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每件給予 1萬元資金獎勵,獲得 PCT授權的發明專利每件給予 5萬元資金獎勵;對獲發明專利金獎、優秀獎的分別獎勵 50萬元和 10萬元;對獲中國發明專利金獎、優秀獎的單位或個人分別獎勵 100萬元和 30萬元。對入駐銀川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給予實際完成交易金額 10%且每年不超過 100萬元的補貼。
《意見》還提出,要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圍繞重點產業、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推進科技創新。同時實施科技型企業“百千計劃”培育工程,開展市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和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認定工作,到2020年,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2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包括自治區和銀川市認定)達到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