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連海事局大窯灣海事處與大窯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三互”合作,聯合查處一起有機毒性貨物瞞報案件,為全國“兩會”期間大連口岸的安全與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據了解,大連口岸單位自實施“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三互”合作以來,取得了很好成效。2017年,大連海事局通過“三互”合作、聯合口岸部分單位,全年查處船載危險品謊報瞞報案件12起、確保了當地口岸經濟安全穩定發展。
3月14日,大窯灣海事處接到大窯灣檢驗檢疫局通報,稱一票以普通貨物申報、報檢名稱為乙二醇單丁醚的貨物存在危險品瞞報的重大嫌疑。雙方通過“三互”合作立即安排現場查驗,經聯合研判,該貨物系乙二醇單丁醚,共四桶,達718.4公斤,屬于6.1類有機毒性危險貨物,吸入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高濃度可能造成頭痛乃至造成意識喪失甚至死亡。現場查驗中,該貨物圓桶的外壁已有明顯變形,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設想。
該貨物以普通貨物方式運輸,對船舶安全,港區作業和人員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據介紹,本案中,貨物所有人、代理人和承運人均涉嫌未向海事部門按危險品申報,未在集裝箱外部和貨物包裝上粘貼相關危險性標志標記,也未向檢驗檢疫機構以危險化學品如實申報,已構成危險品瞞報行為。經合力偵破,涉案企業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正在按照相關程序接受處理。
此次案件是大連海事局首次與大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三互”平臺聯合查獲的重大案件。大連口岸單位通過在基層“執法互助、信息互換、監管互認”領域進行過大量有益嘗試,互相補強,大連口岸危險品安全聯合防控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有力震懾了轄區內的違法違規行為。大連海事與檢驗檢疫等部門將繼續攜手推進危險品監管與聯防聯控工作,嚴厲打擊危險品謊報瞞報行為,服務好地方營商環境建設和遼寧自貿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