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策源地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下,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上海中創產業創新研究中心25日聯合舉辦“創見2020:高端產業引領”系列深度對話第一場活動,主題為“新時代 新機遇 新崛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平表示,上海這些年形成比較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生態,產業體系比較健全、研發能力比較強、臨床資源比較豐富。
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383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上海的生物醫藥經濟總量占全國7.4%,院士、長江學者等高水平人才占全國1/5,創新藥占全國1/4。
“好的項目在上海不缺土地,好的產業,像生物醫藥產業,也是不缺空間的”,劉平說,上海集中推出特色園區,推出一些標準化的物業,來滿足初創型的小微生物醫藥企業的需求;同時,伴隨企業成長,上海也會及時對接大企業定制化廠房等需求。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李佳表示,生物醫藥產業面臨著一個難得的機遇期,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二次創業”,在人才、大設施布局等方面具有綜合性優勢。他同時指出,如何從模仿創新階段,跨向原始創新階段,是整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陳少雄表示,中國經濟的發展為生物醫藥產業成長提供了機會,對滿足健康需求提供了很好的空間。對于生物醫藥的發展路徑,他主張“三合一”,一是企業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有活力;二,資本也要關注這個行業,為這個行業提供支撐;三,政府如何出臺更好的政策。
上海中創產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芮曄平則主張“四個創新”。他認為,第一個創新要瞄準前沿創新領域,這里面既包括生物醫藥前沿技術領域,同時也包括像AR技術、大數據等賦能生物醫藥所形成的一些新趨勢。第二個創新要夯實整個生物醫藥的基礎創新底座,包括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基礎材料和基礎數據。第三個創新是要加強匯聚融合創新,匯聚是指跨學科的匯聚,融合是指大中小企業的融合融通。第四個創新是要重視開放協同創新,包括: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強長三角協同創新兩個方面。
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也是上海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和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重要抓手。2018年上海出臺《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18-2020年)》,提出要打響生物醫藥產業品牌。
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體系較為發達,創新要素富集,國際化程度較高,基本形成“一核多點”布局。具體而言,上海以張江生物醫藥創新引領核心區為重心,以臨港新片區精準醫療先行示范區、東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發展區、金海岸現代制藥綠色承載區、北上海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集聚區和南虹橋智慧醫療創新試驗區為依托,構建“1+5”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浦東、閔行、奉賢、金山、嘉定、徐匯等6個產業集聚區產值占全市生物醫藥制造業總產值的比重達9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