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數字化服務走進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隨著數字經濟的“浪潮”逐漸席卷全球,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正大大加快。
可即便在今年第一季度,疫情肆虐最為嚴重,數字經濟密切相關的行業依然迎來發展新機遇。今年1月到4月,廣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8%,比一季度提升4.1%。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逆勢增長22.2%,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由負轉正,同比增長5.1%,發揮了對沖疫情的重要支撐作用。
以非常之舉,解發展之困。當前,廣州緊緊扭住數字經濟的“牛鼻子”,開拓經濟新動能。今年2月,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3月底,廣州試驗區總投資超5800億元的項目加快建設。緊接著,廣州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首份綱領性文件《廣州市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印發,截至目前已實現5G+公交、區塊鏈+取證、大數據+醫療、新型顯示、工業互聯網、直播電商、包容監管等領域全國10大首創落地廣州。從頂層設計到產業載體,廣州已搶先一步發力數字經濟新賽道。
加速度:琶洲核心區邁進企業入駐運營新里程
盛夏的廣州驕陽似火,全球聞名的廣交會展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云端體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廣交會首次全程搬到線上,雖然只有短短10天,卻標志著疫情帶動新業態,線上展會成為外貿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方向。走進廣交會展館,以往人頭攢動的采購商隊伍變成了程序員大軍。在這背后,云計算提供了全球1300多個加速節點幫助廣交會實現全球觸達,讓全球采購商和參展商都能參與進來。短短三周后的7月8日,廣交會展館舉行了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線下大型展會——第22屆中國(廣州)國際建筑裝飾博覽會(下稱“建博會”),30萬平方米展館、超1600家參展企業,為家居建裝行業注入活力。
而就在7月6日,佇立在珠江南岸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首個數字經濟總部唯品會正式竣工交付?!皬呐牡氐浆F在才用了短短的幾年,唯品會全球總部項目就交付使用,體現了廣州速度、琶洲速度!”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望著總部大廈,眼中充滿了期待和憧憬。
作為唯品會的全球總部,唯品會大廈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這個項目也成為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第一個交付使用的數字經濟總部。事實上,這也意味著琶洲核心片區歷經5年的建設,進入了企業入駐運營的全新里程。琶洲核心片區還有20個項目正在推進建設中,其中環球市場、阿里巴巴等7個項目已封頂,科大訊飛、騰訊等7個項目正在主體建筑施工,廣發基金、南方傳媒等6個項目正在基坑施工;預計環球市場、阿里巴巴、華邦等5個項目2020年底前將陸續入駐辦公。
這一切,作為琶洲西區地區城市總設計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孫一民看在眼里。他直言,廣交會展館所處的位置在琶洲島中區,琶洲西區已經進駐多家互聯網企業,未來,琶洲將代表數字經濟的全新應用場景。早在2015年,市委市政府就開始在此布局,謀劃以一批龍頭互聯網企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著力打造中國南方的中關村、中國的硅谷。如今,從琶洲島的10平方公里擴展到“一江兩岸三片區”的81平方公里,這里被定位為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策源地、集聚發展示范區、開放合作重點區、制度改革試驗田,是將發展數字經濟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相銜接的重要特色產業平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平臺之一。
根據其發展目標,2022年,廣州試驗區將建成一批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和成果應用轉化基地,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技術成果,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數字化滲透率不斷提升,區域數字經濟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