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發布令人矚目的廈門宣言,全面總結了金磚合作10年來的成功經驗,為加強金磚伙伴關系、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規劃了新的藍圖。東道主廈門更有信心以更加開放的城市精神,更加文明的城市特質向世界遞出嶄新名片,呈現一幅“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時代畫卷,記者就此采訪了部分專家學者。
對外:深化貿易投資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博士認為,無論是地理位置、先天資源,還是營商環境、產業發展,廈門優勢具備,前景廣闊。他說,長期以來,廈門在兩岸改革開放和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著“窗口”、“試驗田”和“排頭兵”的作用,廈門會晤讓世人看到了“金磚+”帶來的“機遇 +”。
丁長發舉例,廈門軟件園二期僅1平方公里的土地,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注冊企業3098家,集聚了美圖秀秀、美亞柏科、咪咕動漫、易聯眾等知名互聯網企業,撐起了廈門軟件互聯企業發展的主要版圖。軟件園二期的發展無疑是廈門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但仍然要向發達的印度軟件業學習。
又如巴西,有豐富的鐵礦石與大豆等,廈門的物流航運業可以把業務引到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廈門已經是全國最大的葡萄酒進口基地,也可以努力成為進口南美農產品(比如巴西大豆)的重要基地;可爭取金磚新開發銀行在廈門設立分行,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的對接合作,這些地方也是閩南人傳統的僑居地。
對內:打造一流城市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院長梁新潮教授認為,城市轉型、產業升級和社會發展始終依托城市現有的山水脈絡和獨特風光,借金磚東風,廈門應努力尋找城市發展的“品質之美”,以開放、改善、保護的方式,盤活用足自然資源,力求實現城市立體功能最大化,實現“望山見水記鄉愁”。
這些年來,廈門也在城市更新方面做了積極嘗試,積累了豐富經驗,比如對濃縮經濟特區發展記憶的湖里大道兩側工業廠房進行改造和對廢棄鐵路沿線的主題文化公園修建以及鼓浪嶼“萬國建筑”的修舊如舊工程等。
未來,讓城市更有溫度、更有人情味,讓群眾更有“獲得感”,是打造“一流城市”的廈門努力的方向。
風勁揚帆正當時。展望又一個“金色十年”,金磚國家將為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帶來更多契機,為世界發展提供新動力,廈門將借此東風,內協外爭,更上層樓。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