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潮頭聽“杭”聲,聲聲激昂,聲聲關情。
在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現代化進程中,杭州是公認的“模范兵”,而改革正是杭州不斷刷新發展成績的第一動力。
從打造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鐵軍排頭兵,到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到多項國家試點、國家戰略的先行先試,一幅最優制度供給勝人一籌、最佳人才生態先人一拍、最大釋放改革紅利快人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宏偉畫卷,正在杭州加速展開。
“最多跑一次”跑出杭州速度
“你在這個檔案袋上簽好名后,回去等搖號結果就可以了。”在下城區行政服務中心民生服務大廳一樓,工作人員對前來辦理公租房申請的小伙子說。這位小伙子因為材料齊備,只花了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公租房申請。
當下,在杭州,“最多跑一次”無疑是最流行的改革熱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趙一德多次聽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匯報并開展專題調研,多次就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親力親為抓改革,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
市長徐立毅曾以一個普通市民的身份對“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進行實地暗訪,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要從“盆景”變成“全景”,要著重在“杭州服務、杭州速度、杭州樣本”三個方面一抓到底。
隨著這項獨創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杭州人發現,通過線上申請線下審批,快速辦結,事半功倍;不動產登記便捷高效,讓群眾少跑腿;企業審批服務越來越細心,服務型政府獲得好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紅利效應在杭州逐步顯現。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力度空前
7月24日,國家外國專家局與杭州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共建的全國首個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正式開園。
選擇杭州作為全國首個建設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的試點城市并非偶然。眼下,杭州人才改革勢如破竹。在頂層設計上,先后出臺多項人才政策組合拳,其中包括“人才新政27條”、人才“若干意見22條”等,以各種政策創新帶動人才體制機制創新。
事實上,自2016年底中國杭州國際人力資源產業園成立以來,杭州通過多種引才途徑,共引進外國專家83名,海外高端智力項目15個。
與此同時,杭州宜居環境的提升、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政府“店小二”式服務,都吸引著廣大國際人才前來入駐,2016年杭州人才凈流入量居全國首位。
先試先行深化改革的杭州創新
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運行。這是全國第一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的試點法院,更是我市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創新。今后,從立案到審理,從舉證到質證,從開庭到調解,都在網上進行。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杭州在雙浦鎮試點以政府為主導的全域整治,在天目山鎮試點空閑農房和宅基地的有效盤活。雙浦試點預計今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水田墾造、現代產業園打造、小集鎮整治等任務,2018年1月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自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寫入G20杭州峰會公報以來,杭州在積極推進國家試點的過程中,也不斷探索發展新經驗。啟動了“E攬全球”跨境電商百萬創新服務行動,收集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涉及政務服務、平臺服務、渠道服務等五大類的創新項目331個;與阿里巴巴合作共建了全球首個eWTP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