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高速發展的40年,是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全國乃至海外創新人才不斷匯聚特區、建設特區的40年。40年來,一批又一批有抱負、敢創新的優秀人才涌進特區。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剛建立時,全市只有兩名技術員:一名拖拉機維修員和一名獸醫。如今深圳人才總量已超過600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14萬人。他們用艱苦奮斗和聰明才智努力建設著深圳,也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人才始終是深圳發展的堅實支撐,小到一個企業的發展,大到一個產業、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都離不開創新型人才。在筑夢40年,深圳再出發的時期,人才,是深圳的發展之基、繁榮之源、可持續發展之本。深圳的人才戰略是知行合一的,深圳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規劃建設為此作了有力的注腳。人才培育亦是深圳作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筑夢40年,一直以來,深圳政府都高度重視各類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先后出臺多個辦法和方案,實施百千萬金融人才培養工程,推進鵬城學者計劃,推動博士后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積極培養創新型人才;通過舉辦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研修班、探索新型職業教育模式、培養“大國工匠”、打造全國鯤鵬產業示范區、舉辦行業技能大賽,舉辦國際特色學院等一系列措施,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所需的人才。
近四年來,深圳在人口流入上創下了全國數一數二的好成績,累計共吸引人口超過206萬。城市經濟發展有力、發展機會夠多,是深圳吸引人才的關鍵,除此之外,深圳不斷提升住房、教育、醫療資源供給,更增強了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化、海歸、科技創新及高端化、專業化等特征是深圳人才政策的趨勢。深圳實施的人才政策,從引進人才、扶持創業、培養提升、營造環境入手,先后出臺《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實施“鵬城英才計劃”的意見》等政策,不斷優化升級人才政策體系。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創新驅動發展,更需要創新型的高端人才、頂尖人才。這些人才中的稀缺資源,為全國甚至全球所追逐,吸引他們必須拿出有競爭力的待遇和條件。引進各種高層次人才,深圳舍得花錢,只要符合條件,不僅可以獲得數百萬元的獎勵補貼、享受解決子女入學及配偶工作等待遇外,還可在創業啟動、項目研發、政策配套、成果轉化等方面得到支持。深圳的引進政策也越來越與國際接軌,去年5月深圳又宣布,來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境外短缺人才,也將享受15%的個人所得稅減免優惠。
深圳是全國首個以“人才”命名修建主題公園的城市,寸土寸金的深圳,拿出1156畝土地建造了深圳人才公園,體現著深圳對人才的熱愛與尊重。永遠保持求賢若渴的姿態,時刻保持謙遜與危機意識,竭盡全力為人才營造舒適的發展環境,這樣的深圳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