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打拼,你還可以有一份怎樣的“安居計劃”?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中國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發展報告(2020)》。報告展示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對人才的強大“磁力”,也闡明了很多城市、地區形成人才“虹吸效應”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無疑,人們希望在更好的城市平臺上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另一方面,城市也希冀通過吸引更多人才,組成加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近幾年,各地政府爭相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進政策,展現出對優質人才的強烈需求,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的重心也開始發生變化,逐漸由初期的“引鳳”,傾斜至長期的“留鳳筑巢”。可以看到,從中央到地方,人才安居政策正在不斷加碼,安居已成為各地政府在積極“招賢納士”之余,努力完善的核心問題之一。
旨在解決安居難題的“人才公寓”,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大跨步發展機遇。
雨后春筍“人才公寓”
2020年,“人才公寓”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1月至10月,就有20余個城市發布了214條租賃相關的政策。其中為吸引高學歷和高端人才,“政策性租賃住房籌建”、“租賃住房補貼”、“積極落實人才安居工程”等措施在各地屢見不鮮。
這源于2016年以來,國內住房租賃市場的快速發展。是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在往后的五年間,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動租賃住房市場發展。在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發展“人才公寓”的導向得到進一步明確,未來或形成類似人才公寓、藍領公寓等政策性租賃住房,更好的滿足城市的人才引進和經濟發展的需求。
從中央到地方,人才安居政策的頻繁出臺無疑對各地的人才引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人才公寓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政策的支持下,龍湖冠寓、萬科泊寓、窩趣、碧家國際社區、樂乎等長租公寓運營商紛紛加入到人才公寓的運營管理中,并且在運營的人才公寓項目數量上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據龍湖冠寓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龍湖冠寓已與廣州、武漢、南京、重慶、深圳、天津、蘇州、青島等全國十余個重點城市政府及相關事業單位、房管局、公租房管理機構、國家科技園區等合作了40多個人才公寓項目,提供超過2萬套人才住房。今年人才公寓項目數量較去年增幅近50%,成長速度業內鮮見。
從地域的分布上來看,龍湖冠寓的人才公寓已覆蓋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的重點城市,這些城市也是人才吸附能力較強地區。這與當地的人才租賃住房補貼政策力度密切相關。例如,深圳在十三五期間計劃新增籌集建設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不少于30萬套),龍湖冠寓在龍崗區和龍華區的15個項目就被納入了地區人才安居補貼標桿門店,為深圳人才提供優質居住服務。而在武漢,當地政府于2017年啟動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并加大力度推動人才公寓的建設,龍湖冠寓江發路店、卓刀泉店是武漢市政府“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的首批人才公寓之一,隨后冠寓又推出了虎泉店、丁字橋店等近10家人才公寓項目,為武漢的人才引進和安居工程提供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