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2020年,由原廣州三家老牌國企廣鋼、萬寶、萬力聯合重組而設立的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工控”)在重組首年逆勢上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營業總收入超700億元,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年考”答卷。
時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號角吹響,重組一年來,廣州工控何以取得這份靚麗的成績,“1+1+1”的建設有哪些突破,未來將在哪些方面發力等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廣州工控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千定在企業成立一周年之際接受新華社專訪,揭開了亮眼成績背后的秘密。
廣州工控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千定
首份“年報”:“產業+資本”運營跑出“工控速度”
作為廣州國企改革中先行先試的探路者,廣州工控經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大考”,效益上嘗到改革甜頭,營收從去年的500多億元上升到今年的700多億元,利潤亦大幅提升。其中,集團控股的山河智能市值上升至近90億元,國資賦能效果顯著。
周千定表示,“與重組前的三家老國企相比,資源重新有效配置是廣州工控最核心的改革經驗,營收和利潤的大幅提升印證了改革的成果。”在有效優化產業配置方面,做到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今年廣州工控關閉了部分海外企業和不在“賽道”中且虧損的企業,再通過參股或控股一些屬于“八大賽道”的領域,做到優化不止步。
通過資源的有效配置疊加資本融合,廣州工控實現了1+1+1>3,不僅如此,原來三家老國企的信用評級為AA級,重組后躍升為AAA級,在資本市場上受到追捧,從而令其財務成本和管理費用大幅下降,提質增效明顯。
在這背后,不變的是產業運營,變的則是不再用產業運營的思維來指導資本運營。資本運營與產業緊密相結合,助力廣州工控發生質的改變,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運用資本市場調整布局從而彌補廣州現代工業體系中的空白領域。“我認為,資本為高端制造業插上成長運營的翅膀。”周千定說道。
回首這一年,廣州工控的主要經濟運營指標表現良好,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該集團公司累計營業收入完成年度預算的93%,已超時間進度的1.3個百分點;其中屬地產值同比增長9.4%。
強干強支:多元化產業發展構建“工控版圖”
過去這一年,廣州工控在產業運營中呈現出“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局面。據介紹,鋼材是其主業之一,過去這一年,通過商業模式創新,“五羊”牌建筑鋼材品牌運營業務從小到大,成為廣州市一線品牌,銷售范圍從大灣區擴展到全國,經營效益進入行業先進水平,具備280萬噸/年的運營能力,市場占有率超過停產轉型前的廣鋼。工業氣體是另一主業,在這一年大力開拓省外市場,在全國布局建設10個生產基地,成功并購外方股權,工業氣體產能規模達到270萬噸/年,進入國內工業氣體一線企業行列。
廣州工控“五羊”牌建筑鋼材
不僅如此,作為工業企業拳頭產品的壓縮機系列產品推陳出新:日立壓縮機實現高速小型化,冷凍和車輛市場獲得良好反應;冰箱壓縮機變頻系列二代產品贏得市場高度認可;日立冷機開發出高速變頻直驅離心機系列,引領市場需求。而萬力輪胎亦備受外界關注,過去這一年在從化區按照配套國內一流汽車主機廠的標準,投資建成1000萬半鋼輪胎工廠,實現生產過程信息化、自動化;在合肥投資建成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全領域智能化、全流程自動化、全方位綠色化的200萬全鋼輪胎工廠。
廣州工控萬寶壓縮機生產線
當前,集團旗下的旋挖式鑿巖機、薄膜設備、特種氣體、特種手套、特種輪胎、醫用冰片、輕型飛機、五羊牌建筑鋼材、萬寶壓縮機等九個產品已經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較高的市場美譽。
廣州工控山河智能輕型運動飛機
改革樣本:以黨建引領,為優化廣州現代工業體系下一盤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為激發國有企業活力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周千定表示,廣州工控在改革中順勢而為,以黨建引領,正在為優化廣州現代工業體系下一盤棋。
周千定指出,對標全國的先進地區,廣州在創新上還有空間,在工業投資上可有大作為。“通過這一年多的實踐觀察,按照廣州的產業政策指引,我們決定調整‘賽道’,從八個產業發力培育廣州更多的工業支柱、為優化廣州現代工業體系做出貢獻。”
那么“十四五”將如何干?周千定介紹,鋼鐵、有色金屬、家電、汽車零部件、壓縮機、化工、軌道交通、智能裝備八大產業“賽道”的發展邏輯是每一條“賽道”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產業之間相得益彰。他進一步舉例解釋稱,比如依托山河智能帶動發展智能裝備,預計投資30億元的南方堿業-山河智能華南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12月1日在廣州市黃埔區奠基,在推進南方堿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將加快帶動廣州工控上下游產業優化升級,壯大廣州國資工程機械產業規模,為打造廣州工控千億級工業龍頭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