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合肥市統計局統計顯示,近年來合肥規上工業創新意識增強,創新成果轉化加快,研發投入成績顯著,科技創新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凸顯。
研發高端人才不斷涌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加大創新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廣大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人才的創造潛能得以最大限度地釋放,企業研發規模及參與度得以提高。
研發機構增加近五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研發機構數由2012年的597個增加至2016年的891個,凈增294個,年均增長10.5%。
研發人員快速增加,高端人才不斷涌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研發機構人員數由2012年的2.94萬人發展到4.41萬人,增加1.47萬人。其中,碩博士由4831人增加到8036人,凈增3205人;占研發機構人員數的比重由16.4%提高到18.2%。
優勢行業研發能力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產品更新換代,全市規上工業研發經費內部支出由2012年的64.6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121.5億元,穩居全省第一。
特別是部分優勢行業更加注重科技創新,企業研發能力大幅提高。2016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這3個行業的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均超過25億元,總額達79.0億元,涉及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255戶;研發投入強度平均為1.81%,遠高于規上工業的平均水平。
科技創新軟實力不斷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始終把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創新成果成績斐然。
規上工業專利申請量由2012年的8525件增加到2016年的17131件,5年增加近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由2012年的2763件增加到2016年的8058件。專利申請量和擁有量同步大幅提升,彰顯了全市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大潛力。
同時,科技創新軟實力不斷增強,從發表的科技論文、擁有注冊商標、形成國家或行業標準來看,數量都有著明顯的上升。其中,2016年擁有注冊商標6332個,是2012年的兩倍多,境外注冊則由2012年的592個增加至2016年的1677個。形成國家或行業標準由2012年的317個增至2016年的491個,增加174個。
2016年在全國147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區綜合排名第6,穩居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其中可持續發展能力位居第1。在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下,全市創新活力和創新潛能得到激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成效影響力正持續顯現。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