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五個一”體系,廣州正加快產業集群建設。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一是抓創新,廣州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全省首家國家級和9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支持廣東聚華建設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廣州推動年營收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新型研發機構全覆蓋;梳理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卡脖子”環節,形成重點產品和技術清單,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工信部制造業創新成果產業化中心在廣州試點。
二是強主體,廣州培育龍頭骨干和隱形冠軍企業。培育“三個一批”企業,著力在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基礎較好、實力較強領域,全方位服務支持一批“鏈主”型、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做大做強;推動905家“兩高四新”中小企業入庫,培育制造業隱形冠軍和“小巨人”企業;推動2412家企業“小升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829家,創歷史最高。
三是蓄后勁,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廣州全面梳理產業集群重點項目清單,推動樂金OLED、超視堺、維信諾、廣汽豐田四線五線、小鵬汽車智造基地等一批總投資額超4300億元的重大項目洽談落地、投產達產。預計廣州2020年完成工業投資額超千億元,技改投資額創歷史新高。廣州市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四是優環境,科學制定產業集群政策工具包。廣州強化產業集群發展要素保障,出臺25份細分產業發展配套政策。完善激勵機制,率先探索構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推動有限資源向產業發展質量高的區域、企業集中。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企業服務直通車,“獲得電力”指標居全國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