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何保證教育的質量,教師是重要的關鍵因素。今年8月,廣州市正式出臺了《廣州市基礎教育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試行)》(下稱《辦法》),為廣州基礎教育的提升引進高層次人才,安家費最高可達150萬元。
近年來,廣州市堅持“教育強,則廣州強”發展理念,打造教育人才“強磁場”,“不限期、不限名額”引進一批名校長、名教師,搭建人才提升體系,培養一批羊城教育家、名校長、名教師,建立“廣州市名校長、名教師儲備庫”來儲備一批基礎教育高端人才,為高端教育人才創造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
今年基礎教育系統
引進人才36人
近年來,廣州市教育局對人才政策進行調整、完善,為前來廣州就業的教育高端人才營造一流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廣州市教育局打破編制和人事關系的限制,通過“名家工作室”等方式,給基礎教育領域柔性引進中科院院士等“最強大腦”。目前已成立廣州市語文教育“溫儒敏工作室”、廣州市數學教育“張景中工作室”、特殊教育“陳云英工作室”、“劉麗蓉工作室”,積極心理學教育“彭凱平工作室”等32個名家工作室。同時,該市柔性引進一批退休的名校長、名教師,擔任中小學名譽校長、顧問、負責人。
今年春節前,廣州市邀約全國高端基礎教育人才“羊城過年、花城看花”,并為“嫁入”廣州的人才準備了“厚禮”,如具有競爭力的安家費、購房補貼或人才公寓、配偶就業等。
2017年,廣州市基礎教育系統引進人才36人,其中杰出人才22人,骨干人才13人。
打造人才培育品牌工程
廣州通過構建老師、校長、教研員成長成才“立交橋”,打造一支多層次、成梯隊的基礎教育領軍人才隊伍。具體體現在為教師、校長、教研員設計了一套專業發展、提升的金字塔形培養體系,包括“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卓越中小學校長培養工程、卓越中小學校長促進工程等。這些項目培養周期長達三年,學習形式包括脫產理論培訓、理想信念體驗教育、掛職跟崗等。
其中,“廣州市卓越中小學校長培養工程”早在2012年啟動。該工程重點培訓中小學校長和教導主任。每年選拔72名學員進行培訓,五年一個周期下來能培養780名中小學校長(園長)以及320多名教導主任。培養對象設定為被列為校長后備部的中青年副校長,同時還有年齡、學歷、職稱等方面的要求,高學歷和年輕優秀者優先。入選學員將受到理論培養、實踐考察與掛職鍛煉三個階段的系統培養。掛職期間表現優秀的可期滿后及時提拔選用,對不能勝任校長工作的將終止掛職鍛煉。
“廣州教育家培養工程”于今年6月啟動,該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廣州市為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加速推進“世界前列、全國一流、廣州特色、示范引領”的現代教育的進程,培養造就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型校長而采取的重大措施,也是迄今為止廣州市最高層次的校長隊伍建設項目。廣州教育家培養工程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具體實施,計劃在2020年前,為廣州市
高層次人才
杰出人才
杰出人才有六種,即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獲得者,國家“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校長、教師;副省級城市以上杰出專家、優秀專家、青年后備人才、高層次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等稱號獲得者;國家級名校長、名教師,省級“特支計劃”教學名師,省級特級教師;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以上的成果主持人;在學科、教學、教研等專業領域內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全國或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內外優秀人才。
骨干人才
包括四種:省級名校長或名教師,知名學校的校級領導,省級優秀教師,省級優秀班主任,副省級城市以上學科帶頭人;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或一等獎的成果主持人;多次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舉辦的國家級學科奧林匹克、體育、藝術競賽獲得前三名或一等獎以上者;在學科、教學、教研等專業領域內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在地市具有一定影響的優秀人才。
培養小學、初中、高中校長共72人,每期培養兩年,經期滿考核,力爭產生一批廣州教育家。培養工程采取雙導師制、師徒制方式進行,通過理論研修、名校訪學、海外研修、教育創新實踐、論壇交流、進校指導等多種途徑,意在進一步加強我市基礎教育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加速推進廣州現代化教育進程,培養和成就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型校長。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